第A5版:创业

“90后”大学生打造“梦幻田园”

  在宁海县茶院乡柘浦王村的高速公路边,有一片盛开着马鞭草的紫色花田。花田后的低山缓坡上,一栋栋钢管大棚连成一片。今年6月,这里曾让数千游客流连,有网友发帖惊叹:比普罗旺斯还要美!这就是兴建才半年的“农夫小子柘浦农庄”,农场主名叫郑国建,宁海县胡陈人,大学毕业刚满一年。
  “我从小就梦想有一个自己的小菜园。”谈起为什么会在毕业后跑到山脚下建农庄,这位“90后”农场主一脸的认真。抱着这个梦想,他读大学时选择了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去年毕业后工作不到半年,放弃高薪的农技师工作,在柘浦王村村干部的帮助下,承包150亩地,和家人一起打造属于自己的“梦幻田园”。
  “在温州,观光休闲农场竞争激烈,但在宁海,还没有特别知名的同类农场,这就是我看到的‘商机’。”郑国建的经营头脑从农场选址上就表现出来。他没有选择老家胡陈乡,而跑到人生地不熟的茶院,也是作了一番考虑。“这里毗邻花山隧道,通车后交通就会十分便利;农庄邻近许家山石头村,可以吸引沿线游客;村里的灌溉资源也很丰富,是建农场的理想选择。”
  历经4个月耕耘,由马鞭草、百日草以及各种花卉盆栽组成的花田初具规模。在大棚和农田里,还种着樱桃番茄、草莓等多种鲜食农产品。郑国建说:“我特意选择色彩鲜艳的花卉品种,赚取游客眼球,把游客吸引到我的花田里,再为他们提供可口的水果。”年轻的农场主还特意在花田的休息区覆盖了Wi-Fi,并开通了农场的公众微信号,方便游客在赏花时利用Wi-Fi上网、分享照片,接收农场活动信息。“以花为媒,采摘配套”的经营模式在今夏初获成功。从6月初马鞭草鲜花盛开,到宁海进入梅雨季的半个月时间里,郑国建的农场吸引了4000余名游客,其间,采摘收入12万元、门票收入6万元。
  眼下,“农夫小子柘浦农庄”的池塘里正在种荷花和睡莲,郑国建已为农庄投入了100多万元。但他还准备为农庄增加田园新元素。最近,他买来一批小鸭子和幼鹅,投放进池塘。明年,他还准备与村里的大户合作,增加枇杷、杨梅采摘,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休闲观光。
  余方觉 陈云松 徐欢欢
编后:
  郑国建的“农夫小子柘浦农庄”,包括他的小花小草、小鸭小鹅很有点小资情调;他的马鞭草和“紫衣军团”美过“普罗旺斯”;他的瓜果花木组合成“梦幻田园”受到游客青睐。郑国建的成功在于,将“眼球经济”与休闲观光农业融合为一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现代营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