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与科技“嫁接”的翠冠梨,好卖!

  近日,笔者来到温岭市两个大棚早熟翠冠梨生产基地。走进位于滨海镇的老五生态农业观光园,只见梨树上挂满了梨,温岭市滨海早熟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应锡明正带着员工采摘翠冠梨。
  这家合作社采用了“矮化栽培”和“大棚栽培”梨树技术,从而可使翠冠梨提早一个月上市,避开台风期。一般到6月下旬就可上市。
  同样,在温岭市天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里,梨园也与科技“嫁接”。据该公司董事长郑强介绍,2004年,他在箬横镇承包了260亩塘地,一开始是种下桃树,结果效益不好。后来,向温岭市的农林局和科技局咨询,在当地专家的帮助指导下,他改种了100亩翠冠梨,应用“矮化栽培”和“大棚栽培”技术。“我的翠冠梨成熟期早,运往上海去卖时,正好是个市场空档。现在,每天都有500多公斤早熟梨销往上海,每公斤售价十七八元,还很畅销。为保证早熟梨的品质,我自己还搞了一个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保证我的‘金少爷’牌翠冠梨安全绿色。”
金宗炳 林根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