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二两野蘑菇 毒翻夫妻俩

  •   “我以后……再也不采路边的野蘑菇吃了,害死我了。”7月27日中午,在杭打工的重庆人周师傅躺在杭州117医院机场路院区的病房里,手上打着点滴。回想前一天中午在杭州汽车西站附近山上摘的一堆野蘑菇,周师傅懊悔不已。
      今年40多岁的周师傅,平日和妻子陈阿姨一起住在杭州笕桥附近,但每天要赶到西溪路边王家坞山上的工地干活。7月26日下午,周师傅和妻子刚干完活,准备回家做晚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他们困住了。在一旁避雨时,他们看到几个从山上下来的游客手里拎着一袋袋的野蘑菇,听说能吃的,他们也想去摘一点。
      在山间游步道旁一处水池边,两人找到了那些野蘑菇。陈阿姨说,那种野蘑菇长在阴凉处的地上,外表看上去和菜场里买的平菇差不多,扁扁平平,全身白色,个头很轻,中间部分还有些凹陷。“我们摘了一碗多野蘑菇,差不多二两多的量。”回家后,陈阿姨把这些野蘑菇做了一碗炒蘑菇吃。一家人晚上8点开饭。“吃的时候没感到有什么不正常,他(周师傅)还喝了二两白酒,连说味道好。”
      但是晚上10点多,刚刚入睡不久的陈阿姨突然肚子疼,还吐了好几回。与此同时,周师傅也开始出现了恶心、腹痛和呕吐症状。
      一家人立刻赶到最近的笕桥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食物中毒,建议转其他医院。他们又赶紧打车来到杭州117医院机场路院区。“刚到医院的时候,整个人像喝了农药一样,口干舌燥,胸闷,喘不过气,医生给洗了胃挂了盐水才好点。”经过抢救,周师傅和陈阿姨都转危为安。
      值班医生介绍,夫妻俩病情都还稳定,初步判断应该是食用了有毒的蘑菇,但由于毒蘑菇都被吃完了,因此没法确定是哪种毒素。
      “根据外形描述和中毒症状,他们可能是食用了鹅膏菌这样的野生毒蘑菇,这种蘑菇味道鲜美,食用后会产生像有机磷中毒的感觉,吃多了会致命。”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食用菌协会副秘书长韩省华介绍,每年5至9月间的蒸热天气,雨过之后,野生蘑菇就会大量生长。根据他的经验,一般有毒的蘑菇大都长在地上,也就是草生菌,又叫草腐菌。毒蘑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鲜美,这往往容易迷惑人。
      目前,韩省华已经在杭州找到了10多种有毒蘑菇,其中包括鹅膏菌、毒杯伞、鬼笔菌、臭黄菇等。虽然区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有一定的方法,但韩省华还是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凭经验采食自以为安全的野生蘑菇。 吴崇远

    常见的毒蘑菇
    秋盔孢伞毒粉褶菌褐鳞小伞包脚黑褶伞白毒伞鹅膏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