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种植业

今年可能出现秋季低温灾害,水稻要不开心了,怎么安抚它呢?

请看专家支招

  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出现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很大,我省秋季可能出现低温阴雨灾害天气。针对这一天气趋势,水稻生产该如何应对?
双季稻
  1.选好品种,适期播种。连作晚稻要选用耐低温的早中熟品种,适期播种,稀播培育壮秧,确保安全齐穗,特别是要避免选用长生育迟熟品种。
  2.缩短大田耕作时间。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大田,尽量采用平田机械平整大田,提高劳动效率,为连作晚稻尽早栽插创造条件,尽量在7月底前完成栽插。
  3.加强田间管理。早稻重点做好中后期病虫防治和水分干湿交替灌溉。连作晚稻适当延迟分蘖肥的施用时间,够苗前及时搁田,促进根系深扎,控制群体过大,提高成穗率和抗倒能力。
  4.谨慎施用穗肥。群体苗数偏少、叶色落黄可适当施用穗肥。防止施肥过多、过迟导致稻苗徒长,成熟期延迟。
  5.防范秋季低温。连作晚稻孕穗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低温冷害发生概率较高时,在破口始穗期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喷施宝等,增强叶片的抗低温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出穗的整齐度。一旦出现气温骤降天气,应立即灌水护苗,待天气正常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如果出现短时暴雨或较长时间降雨产生洪涝,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
单季晚稻
  1.及时播种,适当稀播。及时播种,直播稻田播种量以每亩2.5—3.5公斤为宜。如果播种量过高,极易导致苗峰过高,群体封行过早,稻苗基部通风透光差,根系生长不良,茎秆细长,并加重纹枯病发生。这样的稻苗抗逆能力弱,一旦遭遇秋季低温或连续阴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早衰、倒伏。
  2.短龄早栽,宽行足苗。各地移栽稻田要适时早栽,这是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稻苗抗逆能力以及促早栽培的有效措施。特别是机插栽培,秧盘播种密度高(比常规手插育秧高出10倍左右),以秧龄12—15天、叶龄2.5—3.5移栽为好,防止秧龄过长秧苗素质严重下降,栽后返青期拉长生育期推迟。插种行距9寸或以上,杂交水稻每亩基本苗:常规手插1.1万—1.6万,机插2万—2.6万;常规粳稻插足6万—7万。
  3.及早搁田,巧施穗肥。当大田苗数发至穗数的80%时及时排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防止群体过大,促进个体生长。在减少基蘖肥的前提下,拔节期群体叶色落苗时适量施用穗肥,穗肥最迟宜在倒3叶末施用,防止施用过迟抽穗时叶色偏深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水分管理实行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引起早衰。 陈叶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