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嵊州市黄泽镇桥对岸村的水稻种植大户叶金荣忙得不可开交,耕田,雇人种植水稻,他承包的50亩烂田都要在这几天种植完毕。
当地人都知道,在黄泽镇白泥坎村东南,前洲畈西北方向的位置,有近百亩低洼烂田,特别是白泥坎村东南这一带的烂田,自1988年“7·30”特大洪灾后,基本上变成了沙滩,一度好几年都无法耕种。后来,虽一年一年慢慢复耕,但由于地势实在太低,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些抛荒烂田也就无人理会了。
曾经担任过村主任的老党员叶金荣看在眼里,觉得很可惜,这大片烂田虽不能种植草莓等经济作物,但种植单季杂交水稻还是可以的,这样至少可以不再让这些田块荒芜。有了初步设想,叶金荣又开始调查,得知这些田地的主人多数是常年在厂里务工的,于是,叶金荣就挨家挨户向他们承包,过程中,有主人很客气地说,这烂田,荒芜多年了,你要种就拿去种,不要钱。但叶金荣还是以每亩200元左右的价格,向这些农户承包了下来。
种植,收获,就这样,在这些烂田里,叶金荣一干就是8年,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最多时他曾种过100多亩水田。为种好水稻,他购置了大型耕田机、收割机等。这些农机,他不但自己用,而且还以优惠价服务周边农户。他总结说:“这样弄,人虽辛苦,但心里高兴,一是烂田里种上了水稻,二是为大家耕田、割稻,方便了农户。这两项加起来,我收入也远比外出打工来得强。” 袁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