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槐
图为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要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承担农产品生产与质量监管职能的农业主管部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法和路径,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作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认证与监管的职能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理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高,在实践中要有新作为,在保供给、保增收、保安全中,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与“管出来”,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支撑,互促共进。“产出来”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强调的是要把住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两道关口,从治地、治水、控肥、控药等农业标准化措施的推广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强调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管出来”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的手段与保障,强调的是要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同时强调地方政府应履行属地管理的责任。
“三品一标”实行“环境有检测、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是推进“产出来”和“管出来”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诚然,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本在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品一标”的重要作用就是以品牌化来带动农业标准化,以农业标准化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实证明,认证一个产地,可以带动一片标准化生产,认证一个产品,可以保障一方质量安全。“三品一标”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当前,我省农业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三品一标”产业也正面临着政府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带动、市场需求拉动等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坚持“确保质量与稳步发展”和“规范认证与严格监管”的方针,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升发展水平和品牌公信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来讲,要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严格规范认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数量规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和发展水平。在产品认证方面,严把环境检测、产品检验“两道闸门”和现场检查、材料审查“两道门槛”,积极引导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等财政项目支持的主体及其基地申报绿色食品,着力提高绿色食品在“三品”总量中的比重。在产地认定方面,进一步完善“两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工作机制,尽快实现农业“两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覆盖。组织开展全省“三品”产品与资源普查,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支撑。
二、强化证后监管,维护和提升品牌公信力。坚持认证把关和证后监管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全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以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用标、查处假冒伪劣等为监管重点,全面落实企业年检、标志市场监察、例行抽检、内检员培训、风险预警、退出公告等制度,加强证后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实施绿色食品颁证面谈制度,加强对认证主体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督促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生产主体内部管理制度,推进监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强化淘汰退出机制,对年检不合格企业、抽检不合格产品,坚决取消标志使用权,发现假冒产品,坚决依法查处,切实维护好品牌公信力。
三、深化制度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立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推进“三品一标”制度改革。按照农业部新修订《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要求,全面实施绿色食品审核和颁证制度改革,全面启用“绿色食品审核与管理系统”,推进绿色食品信息化管理。完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核制度,合理设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准入门槛,优化申报企业结构,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做好“三品一标”与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的有效衔接,提升引领示范能力。加强体系队伍建设,增强履职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好体系队伍的技术优势和支撑作用,主动而为,主动入位,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更大作用。
四、加强宣传与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加强品牌建设,积极争创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品牌宣传与营销,提升认证登记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品牌引领生产、以信誉促进消费。持续深入开展“三品一标”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三品一标”依据技术标准开展质量审核、通过质量审核落实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志管理打造品牌形象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亮点,培育消费者对“三品一标”品牌的信任感,增强品牌的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组织“三品一标”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国内外贸易推介活动,推进产销对接、商贸交流,提升“三品一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注重舆论引导,对社会关注的“三品一标”热点问题,主动答疑解惑,加大引导力度,加强正面宣传,为全力打造品牌、促进“三品一标”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营造良好氛围。
五、发挥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进一步健全绿色农产品协会工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职能,促进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切实落实生产主体“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协会为平台,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三品一标”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形成良好导向,发出正面声音,科学指导会员企业严格执行生产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切实把标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进一步组织好会员学习交流、培训研讨、评选示范企业等活动,大力宣传“三品一标”的先进理念、技术标准和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在全行业不断强化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规范“三品一标”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良好的“三品一标”市场秩序。
作者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