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防汛救灾 时不我待

  •   自6月17日入梅以来,我省受梅雨带影响,多地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持续强降雨,局部地区发生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给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防汛救灾,时不我待。
    灾后忙补种
      6月21日开始的强降雨使衢州市柯城区数千余亩水稻遭受严重损失。暴雨过后,农户们抓紧时间翻整受灾稻田,补插秧苗,力争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图为6月25日柯城区沟溪乡五十都村志刚家庭农场的稻田里,农民抓紧补插水稻秧苗。 吴铁鸣 许奕 摄
    龙游:村民撤退 一个都不能少
      6月27日晚,龙游县小南海镇傅家新村高桥自然村被洪水围困,有村民反映高桥自然村有多名老人失去联系,预计被困家中。得知险情后,该县立即组织救援小组,赶赴现场展开施救。
      晚8点许,县民兵水上应急分队赶到该村,并调来冲锋舟,准备转移被困老人。救援分队在一名熟悉路况村民的指引下,驾驶冲锋舟小心避开障碍,进村后下水淌进被困老人家中。40分钟后,先后有六名老人分别被送往地势高的亲戚家中安置或随队乘船出村转移到安全地带。
      救援队员们在巡查中遇到一名未转移老人,其房子存在安全隐患,家中已被淹到了一楼床头位置,却不肯随救援人员转移。为确保老人安全,村干部耐心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一小时后,这名被困老人被转移。
      晚10时许,确定所有村民安全后,镇村干部继续留驻村内守夜。6月28日凌晨3点左右,洪水基本退出村外,险情解除。
    吴森邦 孙晓莹
    仙居:杨梅销售 减少因灾损失
      笔者近日了解到,因大雨长时间的“洗礼”,“杨梅之乡”仙居的杨梅生产销售受到较大影响,初步估计损失已达总产量的两成以上。
      在仙居福应街道,笔者在村民李东妹家看到了大量晾在仓库里的杨梅,几台大电风扇正在呼呼地吹。“杨梅都被雨水淋湿了,必须得用风扇吹干了才能包装,不然容易烂掉,而且还会影响杨梅的味道。”李东妹说,尽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让杨梅的口感不至于因为下雨而影响太多,但这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手续,成本也无形中上升了。
      王康强是仙居县的首席水果专家,他介绍,仙居县共有11万亩的投产杨梅基地,加上今年是杨梅大年,预计总产量能达7.5万吨以上。“其实每年都会有各种无法预估的因素导致杨梅减产或者损失,所以我们一到杨梅上市时节,就会抓住条件良好的时间尽快组织农民进行采摘、销售。比如我们提前在北京等大城市进行了销售推介,建立采摘销售渠道。此外,很多农民采用了网络销售的方式,尽量减少恶劣天气对杨梅销售的影响。” 陈栋
    绍兴:蔬菜避雨 专家下乡指导
      入梅以来,频频降水。近日,绍兴市组织蔬菜技术推广站的专家,前往位于绍兴高新区东湖镇仁渎村的绿油油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蔬菜避雨技术指导,帮助菜农提前防范,减少因大雨可能造成的损失。
      绿油油蔬菜专业合作社仁渎基地面积100多亩,其中蔬菜大户李尚承包面积近60亩,拥有70多个蔬菜大棚。听气象预报说大雨又要来了,他在父亲及其他3名员工的协助下,忙着为部分大棚盖起了膜。但他又犹豫,怕顶膜和围膜一起合上,棚里的温度太高会伤着蔬菜。市蔬菜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禇剑峰告诉他,覆盖顶膜是避雨的最好手段之一,但围膜应该去除,否则影响通风。“下雨时,须将顶膜放到底,以减少雨水的进入。雨一停,马上要把顶膜卷到围膜最高点的位置,也就是离地1-1.2米的高度,保持通风,降低棚内温度。”
      禇剑峰叮嘱李尚,要做好包括棚沟、排水沟在内的沟渠清理,确保排水畅通。“对于地势低洼的地方,最好加固填高田埂,配备小型水泵,预防雨水倒灌。如果是露地栽培,而且是刚刚播种的蔬菜,下雨时则需加盖遮阳网,一则可减少雨水冲刷,二则可以降温。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天应及时采收成熟的蔬菜,以减少损失。在天气放晴后,应及时补播补种苋菜、空心菜等速生叶菜,提高收成。”禇剑峰说。
      “大雨很容易引发蔬菜软腐病、霜霉病等病害,及斜纹夜蛾、小菜蛾、烟粉虱等虫害,因此还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软腐病、霜霉病等病害,可在雨后分别使用农用链霉素、银法利等农药进行喷洒。对于虫害,雨前就可以防治。我们提倡采用性诱剂、色板(诱虫板)及防虫网等物理防虫技术。”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沈飞表示。
      当天,专家们将带去的20套性诱剂和500套色板送给当地菜农。据了解,利用这些物理防虫技术,不但可有效减少虫害发生,而且因为减少了农药使用,蔬菜品质更可靠,更绿色安全。 周国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