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供销

“电商换市”换来网上商机

上虞二都杨梅网上被“秒杀”

  6月15日,杭州叶氏兄弟果业连锁超市董事长叶维明收到一筐标注“慈禧贡品”的水晶杨梅时,一看一尝禁不住连声叫好。这筐杨梅是从树龄超200年的“杨梅树王”上采摘下来,叶维明从网上电子超市1号店特产中国上虞馆花9999元拍得的。
  6月12日-6月19日,“上虞二都杨梅节”主题活动在1号店隆重开幕。上虞杨梅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
  每到杨梅上市季节,上虞真山杨梅生态园园主冯尚斌总有些莫名的焦虑与兴奋。老冯种有530亩杨梅,杨梅产量占到全驿亭镇的20%左右。“以前担心杨梅卖不掉,今年担心杨梅不够卖。”老冯说,这一颠覆性的转变,得益于他家的杨梅于6月12日在1号店登场。
  和老冯一样搭上电子商务快车的还有驿亭镇5个杨梅基地。今年,上虞“二都杨梅”通过“网络办节”的形式销往全国各地,满足五湖四海网民的味蕾。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电商换市”的总体部署,今年3月,绍兴市上虞区供销社成立绍兴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积极与一号店、淘宝、天猫、京东、百度糯米团等电商平台沟通对接。5月6日,在省供销社的牵线搭桥下,1号店特产中国上虞馆正式上线,成为全省首批开馆上线的10家县级馆之一。上虞馆开馆一个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成功促成上虞二都杨梅节主题活动在1号店登台举办。活动周期间,9.9元秒杀、摇奖送10元券、晒单送五星级酒店住宿等活动层出不穷,其中杨梅树王“慈禧贡品”白沙水晶杨梅首次上线秒杀。
  据了解,上虞二都杨梅节开幕当天上午10时,二都杨梅在1号店网上团购正式开卖,只5分钟时间,主打产品“深红种”杨梅就接单334件,当天,接单超过2200多件。
  为确保上虞二都杨梅节在一号店顺利开展,上虞区供销社联合上虞区服务业发展局、旅游局、驿亭镇政府等多家单位,做了大量细致准备工作。如成立专门的杨梅甄选监督小组,确保每粒杨梅的饱满度、成熟度与鲜洁度;选择受网民青睐的简约包装设计,加注上虞地标、富硒凭证等元素;成立“四季仙果顺丰杨梅专运队”,形成采摘、真空塑封、装箱、冷藏、托运一条龙流水线作业,确保上虞二都杨梅在一号店亮出最佳状态。
  据悉,此次杨梅销售活动是上虞“四季仙果”网上销售的第一站,接下来,中国特产上虞馆每季将在一号店做1-2期鲜果营销,向网民派发“四季仙果”之旅“护照”,对以二都杨梅、野藤葡萄、舜阳红心弥猴桃为代表的上虞“四季仙果”进行有重点、分层次的线上营销和旅游产品开发,最大限度推介上虞本土农副产品,实现供销社为农服务宗旨。 张炯华
奉化农民入驻“网上消博会”
  “阿拉奉化的农户对参与网络销售的兴趣蛮足,有51位农户申请加入‘网上消博会’。”6月17日,忙着整理农户们填写的《宁波市农特产品企业电子商务情况调查表》的奉化市供销社副主任施蕾芬告诉笔者。
  6月17日,奉化市供销社组织了被农户们称作“网上消博会”———特色中国·宁波馆奉化分馆招商活动,不少农户前来取经,并申请加入。奉化市春芽竹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毛建华便是其中一个,他的1.7万公斤羊尾笋因滞销至今放在冷库贮藏,冷库月租费达2000多元。当天,他特意让儿子开车送到现场,希望通过电商这一平台能让羊尾笋通过网络销出去。
  随着农产品时常出现卖难现象,网络销售渐成拓展销售渠道的首选。特色中国·宁波馆是宁波市大力实施“电商换市”的重要举措,奉化分馆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运营。
  该平台与普通网络销售相比,优势在于对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充分整合,通过统一的窗口、配送渠道,依托淘宝客源扩大农产品销售。
  奉化市供销社引导农户“入网”还不止这一招。“慈溪‘易购吧’有成熟的销售模式和稳定的客户群,我们正注册公司,打算成立奉化‘易购吧’,利用他们的知名度,让更多农户实现增收。”施蕾芬说。
沈慕熙 王仲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