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强降水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兰溪干群协力抗汛保生产

  □本报记者 徐琳 见习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入梅以来,我省出现持续降雨天气,不少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汛情。6月23日,记者赶到了汛情较为严重的兰溪市。据当地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降水强度较大,兰溪沿江各乡镇(街道)内涝严重,大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农作物受淹,且当前早稻即将进入始穗期,单季晚稻大多处于秧苗期,夏播作物处于苗期,抗灾能力较弱,因此汛情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据兰溪市农业局初步统计,截至23日下午16时,全市16个镇乡(街道)共有农作物受灾面积4.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1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2万亩;农作物绝收面积0.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4万亩;受淹死亡家禽4400羽、家畜190头,畜禽舍受损面积500平方米。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
  兰溪市上华街道黄家堪村村民严晓露,今年共种植了480亩左右的早稻。据他介绍,他家的农田旁有一条天溪,这些天的强降水,溪水已经漫进他的田里,部分地方的积水已经漫过了腰部。现在他家有近100亩早稻被水淹没,如果水不能尽快退去的话,这100亩水稻就将全部绝收。还有80亩左右的水稻被淹得只露出稻穗顶部,如果降雨持续,这80亩水稻也难以幸免。“还好这些地都有保险,已联系了保险公司,他们说会尽快派人来查看,希望这次损失不要太大。”严晓露说,等水退去后,他打算种些小萝卜等作物,以减少水灾带来的损失。
  面对严峻的灾情,6月23日一早,兰溪市农业局召开抗洪救灾紧急会议,部署救灾工作。由农业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相关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将水稻、畜禽、水果、旱粮等灾后管理措施,第一时间通过农民信箱、农业信息网等形式,发布给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并持续发布灾害性天气信息预警,尽可能减少因受灾损失。
  此外,兰溪市已储备杂交稻种子“岳优9113”2000公斤、“甬优2640”500公斤,糯稻种子、粳稻种子、晚稻种子也都做了充足的储备,同时将做好玉米、大豆等种子的调运,畜牧局也备足了消毒药、疫苗等防疫物资,最大程度满足灾后生产自救及疫病防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