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启动以“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为主题的201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各级食品安全相关单位举行了不同特色的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检测蔬菜农残、辨识保健品真伪、开展消费体检活动,凝聚共识,引导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的监管格局,营造科学理性的食品消费氛围。
食物是否安全,现场答疑检测
买来的蔬菜是否有农残,快速检测半小时给你答案……6月10日上午,湖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在东吴国际广场启动,湖州市卫生、农业、市场监管、贸粮、检验检疫局及市消保委、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专门设置了展位,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接受现场咨询。
家住湖州市区凤凰小区的沈新华拎着一袋黄瓜来到农残快检展位前。“这些黄瓜是农民自产自销的,说是不用农药,不过我还是不放心,你们帮我测测吧。”“好的,您稍微等一下。”农产品质量管理站的朱云亚接过沈阿姨的黄瓜,麻利地切下几小块皮,放在一个小容器里,滴上提取液,连续摇晃几下。随后,再滴上酶液、底物、显色剂,放在农药测定仪上。半小时一到,连接着测定仪的电脑上显示出了结果,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指标都合格。“谢谢你们,这样我就能放心吃了。”得知结果的沈阿姨,连连称赞现在的科技真发达。
在保健品监管咨询台前,一位徐姓大妈拿着一盒“保健品”对工作人员说:“这盒保健品是我经朋友介绍在网上买的,请帮我看看是真的还是假的。”湖州市市场监管局保化处有关人员仔细查看后发现,这盒“保健品”什么标识都没有,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药品,也算不上食品。“因为厂家是外地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核实才能给你回复。”给徐大妈作了解释后,这名工作人员介绍,大家如果对购买的保健品存在疑问,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查询是否经过国家批准。
6月11日上午,台州市农业、食药监、工商、质监等20多个部门,在椒江青少年宫广场上设置摊位,为市民讲解怎么样才能吃得更放心、更健康。
“什么样的农产品才算得上是无公害农产品?”“怎样辨别真假红酒?”“有10种药品,会和食物冲突”……活动现场,每个摊位上都围满了群众,而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正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台州市食安办工作人员还讲起了食品安全顺口溜:“少吃一口好,多动十分钟;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蔬菜八两好,奶豆天天有……”
活动现场,很多群众手里都拿着食品安全手册。“我要拿回家去,对比着这些安全知识,把好的方法学起来。”市民张慧莲说。
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入社区
一到放学时间,丽水市区各个中小学附近的零食摊位,总会被学生们围个水泄不通。这些食品中有不少“三无”食品,学生们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影响。6月10日开始,丽水市的宣传活动围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展开,严厉打击非法食品小摊小贩。当天,丽水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吕璞琪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到莲都区人民路小学,将宣传“三无”食品及小摊贩食品对健康危害性的漫画小册子一一发给学生,并叮嘱学生增强防范意识,不要去购买不健康的“垃圾食品”。丽水市食安办人员还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谨防病从口入,远离小摊贩”的宣讲课。
据悉,接下来丽水市食安办将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一系列“关注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月10日,由宁波市鄞州区食安办召集资源整合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潘火街道联合在殷家坑社区举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活动分为图片展览、现场咨询、有奖竞答三个环节,其中由该区食安办在制假窝点查处过程中所拍的臭豆腐、毒豆芽、红里脊的制作图片让人触目惊心,现场居民纷纷要求严处这些制假人员,还居民餐桌上的安全。
居民们还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认识了一些食品安全的误区,提高了食品安全的自我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居民林美凤说:“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知识,这种活动要多搞。”
走进食品企业,体验生产检测流程
每批出厂的奶粉经过多少道严格检测程序?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有什么差别……6月14日下午,作为201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之一,由省经信委、省食品工业协会组织的“食品安全深度行”走进知名乳企贝因美。媒体记者、消费者家庭代表等数十人组成的参观团,来到位于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的贝因美杭州工厂,参观了瑞士听装生产线、单体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的自动化立体库房、智能机器码垛设备,直击奶粉生产全过程。
这次“食品安全深度行”活动的一项重要议程是“体验跟踪观察奶粉的检测程序”,很多消费者代表在现场直接拿出手机对着贝因美的奶粉罐底部扫描二维码,跳转到贝因美的产品追溯页面,就可以查看到这罐奶粉的生产批次、生产工厂、质量标准、出厂检验报告等信息。在电脑端,通过点击贝因美官网的产品追溯链接、输入产品二维码边上的物流码,同样也能查看这罐奶粉的生产批次、生产工厂、质量标准、出厂检验报告等信息。
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丛培江说,建立“扫一扫”追溯体系非常有必要,对消费者来说,能快速便捷地知道该产品的诸多信息,可以更放心地进行购买;而对企业来说,所有产品的生产、质量、发货、库存、物流和消费者信息能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需要召回哪些产品,从哪里召回。”
6月7日,嘉兴市食安办、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南湖区食安办、建设街道等单位,在市区梅湾街广场举行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百名高校学子进百企”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为由高校学子组成的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据悉,“百名高校学子进百企”活动,在嘉兴市高校共招募了100名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成9个服务队,将深入各县(市、区)100家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企业开展活动。各服务队的任务是了解食品各环节监管情况,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向公众和食品从业者发放食品安全调查问卷,了解本地食品安全整体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等。
嘉兴市食安办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学校,认知社会,了解该市的食品安全现状,同时进一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诚信自律意识,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