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言论
杨梅节存废之争的反思
  有杨梅之乡称号的广东省广州市从化良口镇,由于杨梅市场问题被推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当地已举办多年的杨梅节,从去年开始,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镇政府不愿再掏钱了。今年,更是以严管“三公”经费为由加以拒绝。为此,一直在销售上受益于杨梅节的杨梅种植户有意见了,还有政协委员要为果农代言,质疑镇政府不作为。
  镇政府主导了10年的杨梅节,突然不参与了。行政权力退出市场,道理很堂皇,但却搞突然袭击,让果农措手不及。请问,此前何以没有一个渐进转移主导权的时间表?是否有油水就把持,变成鸡肋了就嫌弃呢?难怪要被质疑为懒政和不作为。
  再看果农,虽然值得同情,但问题在于,大家都缴纳税金,补贴荔枝杨梅李子,南瓜茄子葱姜蒜怎么办?都补贴上瘾了,纳税人怎么受得了啊?这次横遭“断奶”,虽有委屈之处,但终究是早晚会发生的事情,领略了一番辣手段,懂得公款辣口,没准还有利于回头把协会做好做强,先自给自足,再把杨梅节办得更有声有色。
  总而言之,杨梅节的存与废,反映的是镇政府从全知全能,转而倡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过程中的阵痛、苦涩,以及其中如梦似幻的真假虚实。假若今后行政权力不再越俎代庖,弄得浑身腥臊,无疑是这出戏最好的结局。
  (摘自《南方都市报》令狐补充/ 文 2014年5月3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