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6月4日在杭州召开。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机化工作作出部署。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胡乐鸣出席会议并讲话。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自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我省已累计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资金34.1亿元,补贴农业机械83.6万台(套)。到去年止,全省农机总动力达2462.2万千瓦,其中农业作业机械动力占78.2%。主导产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快速发展。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5%,比2004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大众茶类修剪和采摘机械化水平接近90%,名优茶机制率达95%;设施畜牧规模养殖比例超过80%,自动喂料线覆盖近45%的规模养殖场;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01万亩。
农机化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也加快了我省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步伐。按2013年劳动用工计算,水稻生产的劳动用工成本比2003年节省近16亿元,茶叶生产的劳动用工成本节约24亿元。
史济锡指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农机化发展的又一“黄金期”,要抓住机遇,围绕“两省”、“两美”农业建设,以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为方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推动农机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重点要坚持“五条经验”,即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发展思路;坚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坚持“内外联动、社会化促进”的推进理念;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坚持“农民主体、市场主导”的发展途径。
史济锡要求,到2015年,我省要全面完成农业现代化“8810”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农业作业机械动力水平达到80%以上,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各地农业部门要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机器换人”步伐;以示范区建设为主平台,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整体推进力度;以服务产业化为风向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业;以管理创新为主抓手,进一步强化农机行业监管;以管用有效为试金石,进一步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同时强化政策、要素、人才和廉政等四大保障。
会上,宁波市、湖州市、瑞安市、龙游县和台州市路桥区做了典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