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余杭:河道淤泥有了好归宿

  日前,余杭瓶窑长命港洗了个“澡”,洗出的淤泥被抽送到堆泥场,经过初步过滤后成为天然有机肥,又被一一回输到农田里。
  河道清淤是“五水共治”的重要环节,其中淤泥的出路又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在河道清淤中将淤泥变为有机肥料,既解决淤泥出路又为农田增加了肥力。
  长命港的这个“澡”洗得可不轻松。全长2600多米的长命港已有30多年没有清淤了,河道淤泥最深处达2米。先用高压水枪软化沉积在河底的淤泥,再用22千瓦的大功率泥浆泵,每天把约1000立方米的淤泥抽送到堆泥场,这些清理出的淤泥按照就近的原则进行肥田。
  “把田里的淤泥厚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沉淀,翻耕后特别适合于种植茭白、藕等经济作物。”窑镇农办相关工作人员说。
王丽娟 汤锦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