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新一轮对江山帮扶工作全面启动

让低收入农户收入五年翻番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水稻种植用什么种子好?”“香菇好种吗,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技术指导手册?”“家里有几亩荒山,可以种点什么经济林?”……4月18日,江山市峡口镇中心广场人头攒动热闹不已,由省农业厅、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省铁路投资集团、绍兴市柯桥区组成的省级帮扶团,联合开展新一轮对江山帮扶工作,此间举行的现场会,为农民带来了科技咨询、新品种展示和劳务招聘等现场服务。
  峡口镇广渡村林农毛阁良一大早就赶到咨询现场,找到亚林所的专家,向他们询问如何修剪自己家里几十亩油茶树。“我种了十几年油茶树了,这两年产量有所下降,想来问问该怎么办。”听取了专家的详细介绍,带上几本油茶种植技术指导手册,毛阁良满意地离开了现场。在现场另一边,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品种介绍的咨询台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农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勿忘农带来了几十种粮油、蔬菜瓜果、旱作农作物的新品种,前来咨询的农户都十分关心种子的抗病性、种植性以及优质性。
  2008年至2012年,省农业厅、省铁路投资集团和绍兴县组成的首轮江山市帮扶工作省级帮扶团,帮助11个结对乡镇发展山地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以及生猪、白银耳鸡等各类农业基地面积3.7万多亩,带动低收入农户3.7万多户;73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通村公路全部实现了路面硬化,67个村完成了村庄整治;特别是到2011年,11个结对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52元,比2007年的5851元增加3101元,年均增长11.1%,增幅高于衢州市平均水平,是近几十年来增长最快的阶段。
  据了解,此次江山市帮扶工作省级帮扶团仍以省农业厅为组长单位,将与江山市峡口镇等13个乡镇的73个扶贫重点村开展结对帮扶,计划到2017年,争取省级帮扶资金1800万元以上。“此次帮扶工作将注重由‘输血’变为‘造血’,注重长效帮扶机制的建立,”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帮扶工作将采取上门指导、项目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重点围绕扶持发展一村一品、基础设施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确保帮扶取得实效。要求经过结对扶贫后,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5年翻一番、达到1万元以上,而且低收入农户的人均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差距要明显缩小。
  今年是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全面启动之年,为抓好帮扶工作落实,各帮扶单位将通过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资金项目和开展联系对接等措施,做好今年的帮扶工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