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法制

选冷鲜禽记住“一闻二看三摸”

  很多消费者面对冷鲜(冻)禽,陷入如何挑选的“困境”。杭州“马大嫂”韩阿姨本来有一套“眼亮毛光、冠红腿壮、鸡腚干净、爪尖不长”的挑活鸡“十六字要诀”,如今在超市冷鲜禽柜台面前失效了。“每只都长得一个样,冷鲜鸡该怎么挑啊?”
  杭州一家超市的肉品采购员小黄直言,对毫无经验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想要在一堆冷鲜鸡里辨识出“孰优孰劣”,短期内还真的有点难度。“目前最简单易学的挑鸡方法,就是买鸡时奔着‘品牌鸡’买。”小黄表示,通过大型商超渠道购买品牌冷鲜禽,消费者基本上都能看到冷鲜禽的加工标识和基本信息,商家也都持有检疫票证。
  有畜牧专家支招,通过观察,普通的杀白鸡用肉眼也能看出一些区别。“比如,土鸡皮薄、紧致,毛孔细,是呈网状排列的;仿土鸡皮较薄、毛孔较细,但不如土鸡;快速型鸡则皮厚、松弛,毛孔比较粗。另外,土鸡和仿土鸡肤色偏黄,而快速型鸡的肤色光洁度较大,颜色偏白。”
  对于如何挑选冷鲜禽,国家高级烹饪技师赵理光表示,挑选冷鲜禽或冷冻禽食材时,自己习惯“一闻二看三摸”:闻味道、看颜色、摸皮肤。首先,闻起来有变质、腐败味道的鸡鸭,千万不要购买。其次,肉的颜色看起来暗红色的,则很可能是死后宰杀的鸡鸭。因为,死鸡鸭血液循环停止,宰杀的时候血放不出,内脏拿掉后,肉会呈现暗红色。活禽在宰杀的时候大部分血被放掉了,肉看起来很白净。第三,还可以多留心鸡鸭的外皮,摸上去皮肤皱巴巴、很不平滑的,有可能不够新鲜。 洪慧敏 祝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