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他们都与嘉善杜鹃结缘

一个靠它聚了人气 一个把它种到美国

  □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阳春三月,正是杜鹃花开烂漫时。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有栽培记载的嘉善杜鹃,也到了一年中的最佳观赏期。
  上周三,记者慕名来到嘉善碧云花园的杜鹃种植基地,只见粉红、玫红、浅紫、白色等各色杜鹃开得正艳,形似孔雀、状如宝塔各种造型的杜鹃让人大饱眼福。碧云花园总经理潘菊明告诉记者,多亏了这些杜鹃,帮他聚了大量人气。
  位于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的碧云花园,以花卉、水果、种子种苗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现有杜鹃盆景2万盆左右,杜鹃盆花三四十万盆。潘菊明说,今年清明小长假,因为一些早花品种的杜鹃早早地开放了,吸引了不少游客,结果碧云花园人气爆棚,客流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到下午3时,这里还有人在为吃中饭排队,3天的餐饮营业额达到40多万元,而去年同期只有21万元。
  潘菊明的话在记者所见里得到印证。当天天气晴好,近10对新人在碧云花园的草坪上、花海里摆着各种姿势,拍着婚纱照,另有不少游客在赏花观景。据悉,目前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有20多家婚纱摄影店将碧云花园作为拍摄基地。
  潘菊明说,杜鹃观赏性好,适合棚栽,是搞休闲农业的一个很好载体,而且种植时资源消耗少,冬天不需保温,夏天盖个遮阳网就行了,低碳环保。更为重要的是,杜鹃如果今年不卖掉,到明年身价不跌反涨。
  目前,潘菊明种的杜鹃很少卖,因为在他眼里,杜鹃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旅游资源。几年之后,等杜鹃盆景达到10万盆时,他才会考虑批量出售,而且现在他就开始谋划一种不同寻常的卖花方式:用现代物流手段,外加适合托运的包装,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下单购买,就能将花送到你面前。如果买去的花没养好,你还可以把它重新寄回来,请碧云花园的专业人员帮你护理,让它重焕生机。
  占地2000多亩的碧云花园,虽然杜鹃种植面积不大,但作用不可小觑。潘菊明说,现在,这里的嘉善杜鹃花期可从1月延续到6月。杜鹃花谢后,照样能聚集人气,因为来赏过花的游客知道,接下来在碧云花园,可以采摘雨水浇灌的葡萄、高架生长的草莓等无公害农产品。
  去嘉善看杜鹃,还有一个值得去的地方是嘉善县魏塘杜鹃盆景园。该盆景园已办了20年,负责人沈勇是嘉善规模化种植杜鹃第一人。记者去的这天,沈勇刚好去上海为4月18日开幕的杜鹃花展布展去了,这也是他连续多年在上海单独举办杜鹃花展。沈勇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目前,他有花木种植面积107亩,其中杜鹃50多亩,年产杜鹃盆景5万盆,杜鹃年产值120万元。在上海举办花展后,嘉善杜鹃名气越来越响,根本不够卖。
  前段时间,他在嘉善魏塘街道虹桥村又流转了135亩地,准备全部用来种植杜鹃,以满足市场需要。沈勇说,在嘉善杜鹃的种植上,有几项技术让他颇感自豪:一是加温催花技术,原来杜鹃都在4月开花,现在他可将花期提前至春节延长到5月;二是扦插技术,杜鹃一般只能在春季扦插,他可以在春秋两季扦插;三是新品种培育,他现在有80多个杜鹃品种,其中7个是他自己培育的芽变品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一直痴迷杜鹃的沈勇有个梦想,那就是让嘉善杜鹃走向世界。现在,他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就在今年2月,他与一位亲戚合伙,在美国西部买下了一个占地120多亩的农场,用来种植嘉善杜鹃。他觉得,与西洋杜鹃比,东方杜鹃既可以绿化,又能做盆花,市场前景更好。沈勇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年底,首批2万至3万盆嘉善杜鹃将在美国落地,预计2016年可在美国上市。
  潘菊明和沈勇如同嘉善杜鹃产业的两翼,在他们的带动下,嘉善杜鹃产业越做越大,嘉善整个花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嘉善县农经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13年底,嘉善有花木面积1.3万亩,总产值1.4亿元,年产杜鹃花150万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