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妍
本报讯 4月12日,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杭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鸟语花香 共享自然之美”,其目的是继续深入、广泛地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鸟类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知识,增强广大公民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据了解,为给野生动植物营造一个安全、适宜的生息繁衍空间,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小区350余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省级湿地公园9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23处,省级以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9个。通过实施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外回归、种群重建等措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保护和拯救了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也是建设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的基础。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林业部门要围绕活动主题,以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和爱鸟周为载体,以多种生态文化活动为依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人们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植物,自觉抵制和坚决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活动现场,杭州市少先队爱鸟俱乐部发出了《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倡议,呼吁全体青少年不伤害、食用野生动物,做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好少年。用自己的力量,宣传鸟类知识;用自己的爱心,保护生态,呵护生命,为建设美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