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两部门联手培养中职学历新型职业农民

  近日,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意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方案》规定,招生对象为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招生重点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
  据了解,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总学时不少于2720学时,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能力拓展课三大类课程,共设种植、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5个专业,每个专业包含若干专业方向,根据农业产业和农村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每门课程的学习由学时比例1∶1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以“课堂教学”、“远程教学”、“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的形式进行。在2至6年的有效学习年限内,允许学生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具备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经历、职业资格、表彰奖励等可以认定最多不超过57个学分。而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累计修满2720学时,获得170学分,即可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由学校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并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据新华社 若秋/文 2014年4月3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