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

  去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加快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实施意见》指出,结合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加快日用工业品网上销售的同时,推进生产资料、大宗农产品、农村市场和服务产品等领域电子商务项目建设;结合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特点,逐步建立农特产品网上促销和团购体系。近年来,遂昌县把农产品电子商务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百姓增收的有效载体,大力培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坚持生态精品,培育优化农产品电子商务货源
  自2008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遂昌县原生态农产品品牌逐渐打响,品种日益丰富。2013年,该县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原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整合资金不少于1500万元,进一步加大原生态精品农业的培育力度,健全质量监管、生产溯源、诚信联保等规范管理体系,推行产地准出管理,强化生产全程质量管控,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目标。这一系列举措,使得遂昌的原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13年网络销售红提活动中,遂昌红提的好评率刷新了淘宝生鲜产品好评率纪录。
创新引导机制,发展壮大农产品电子商务队伍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核心在于一个有效的组织化管理模式。遂昌县将一定职责和权力授予一个中间的公共服务平台——遂昌县网店协会。在农业局、团县委等相关部门的组织推动下,遂昌县在丽水市率先创立了遂昌网店协会,吸纳和集聚了一大批有志于网上创业的年轻人,采用统一开店培训、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物流、统一包装、统一服务的运营服务模式,帮助会员实现了零库存、零风险就可开网店创业的可能,不但降低了网上创业的门槛和风险,也更大程度保证了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协会运行3年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0个,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不仅发挥了网商孵化器的作用,而且促成了电子商务的组织化管理,使网商创业者从“单兵作战”转变成了“抱团作战”。全县形成了一个以网店协会为平台,以政府部门为后盾,网商、供应商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共赢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农户+协会(公司)+网络”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农业经济和产业,打造了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生态链。2013年,全县已有网商1500多家,200余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成为供应商,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全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
构建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遂昌县因势利导,通过加强与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的形式,确保政府的引导、服务积极有效。在充分沟通协调下,2012年,遂昌县与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国首个网商线下安全保障机制试点,全面介入网销农产品的质量监管领域,推动了商业模式、就业模式、生产模式的多重创新。2013年1月,遂昌县开通了淘宝网全国首家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淘宝第一县”。遂昌馆先后开展了年货节、春茶节、五月微博卖棕等不间断的网络营销活动,带动了农产品的热销,突破了“做农业的不懂市场,做市场的不懂农业”的困局。在2013年4月推出的“高山土猪聚划算”活动中,遂昌土猪产品实现了3分钟500公斤、3天1万公斤的网络销售量,不仅在互联网打响了遂昌生鲜的品牌,更让遂昌的养殖户尝到了甜头。以遂昌馆为窗口,遂昌烤薯、菊米等的网络市场相继打开,掀起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在阿里巴巴第九届全球年度网商大会上,遂昌县荣获“最佳网商城镇奖”,被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授予“中国农村电子商务调研基地”。
强化扶持举措,不断夯实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
  遂昌县先后出台了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和遂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长期规划,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扶持网商,为鼓励全民创业、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同时,该县积极加快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改造或新建储存冷库、物流配送中心,促进农产品冷链系统和仓储运输设施建设,提高生鲜产品配送能力。顺丰等物流企业也与县内的多个农业主体达成农产品配送服务协议。目前,遂昌多种生鲜农产品均已实现长三角重点城市配送次日到达的目标,原生态生鲜农产品效益倍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