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科技种草莓,亩均收入超万元

  偌大的精品草莓园里蜜蜂飞舞,20多个钢架塑料大棚内,安装着浴霸“太阳灯”,挂着温度计。草莓园里红绿相间,清香四溢。“去年,我种草莓,亩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日前,江山市圣前家庭农场场长马圣前一脸喜气地相告。
  马圣前家住廿八都镇浮盖山村,2010年他在温州街上买草莓时,认识了在温州种草莓的建德人毛师傅,与毛师傅交上了朋友,了解到种植草莓收入不错,产生了返乡种草莓的念头。
  2011年8月,马圣前回到老家,从江山农村合作银行贷来6万元,共投资10多万元,到贺村镇高路村流转来6亩地种起了草莓。刚种下一个多月,100多株草莓苗就枯死了。马圣前连忙打电话向毛师傅请教,治好了草莓的霉根病。这一年,他种草莓收入4万元左右。
  “种草莓得靠科技,选择优良品种。”马圣前相告,第二年,他淘汰了产量低、品质一般的常规品种,精选“红艳”、“香蕉”两个优质高产品种,并从建德一草莓苗圃购苗,确保质量。种植时,施用菜籽饼和鸡粪等优质有机肥作基肥,并在每个大棚内养一箱蜜蜂。“别小看这些‘小精灵’,它们可是授粉的‘行家里手’。”马圣前说,通过蜜蜂授粉可提高草莓的产量及品质。为解决冬季日照短、温度低的难题,马圣前又在每个大棚内安装了三四只浴霸“太阳灯”,补光增暖,并在大棚内配备温度计,随时掌握草莓所需适宜温度。因此,他种的草莓不但果大均匀,色泽红艳,且肉质细嫩口感好,十分畅销。“多的一天可卖草莓100多公斤。”
  去年,马圣前又投资20多万元,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24亩,并成立了江山市圣前家庭农场。今年,他计划采用“草莓+西瓜”种植模式,期望经济效益上,再一层楼。
周明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