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种植业

三门

推行“双轮模式”增加早稻面积

  近年来,三门县推行“早稻—西兰花”轮作+“粮农-菜农轮换”种植模式,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早稻种植面积连续两年翻番。2013年该县早稻种植面积1.03万亩,比2012年增加了一倍,其中通过推广“双轮模式”扩大的早稻面积达0.7万亩以上,占早稻总面积的68%。今年,该县将继续推广该模式,早稻计划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比2013年增加近50%。
  一是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示范带动。利用早稻、西兰花种植的时间差,大力推广“早稻—西兰花”轮作模式。这一模式利用西兰花采摘后的闲置土地种植早稻,不仅能减少西兰花病虫害发生,促进西兰花增产增收,又可利用西兰花的残留根叶作为早稻生长的有机肥料,促进早稻生产的发展和高产增收,实现粮经双丰收。去年,该县通过发展“早稻—西兰花”轮作模式,西兰花增产1050吨,增收210万元;早稻增产1400吨,增收453.6万元。
  二是在推广“西兰花—早稻”种植模式过程中,采取土地承包人轮换种植的方式,即粮农种植一季早稻后,将闲置土地转给菜农种植西兰花,或菜农先种植西兰花或白菜花后,转给粮农种植早稻,土地承包费用分担。
  “双轮模式”既能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经济产出率,使各有种植特长,各具设备、技术优势的农户充分发挥专长,也解决了扩大规模经营中遇到的土地流转老大难问题,深受当地种植户欢迎。
单 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