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突出重点 创新机制

深入实施“8810”三年行动计划

  •   去年是我省实施农业现代化“8810”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为确保该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湖州市及时制定出台了《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湖州农业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竞争能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业经济综合实力这五个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再细化成各项具体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在此基础上,湖州市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这项工作。
    突出重点抓推进
      狠抓“两区”建设。湖州市把“两区”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抓手,当年投入“两区”建设资金8.91亿元,新建成粮食功能区10.39万亩、现代农业园区8.3万亩,全市经省级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累计达到26个、56个。
      狠抓转型升级。湖州市深入贯彻省委提出的“五水共治”战略决策,以治水倒逼农业转型升级。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实施湖羊振兴计划,种养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占比达到78.2%。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当年3个投资亿元以上的生猪、肉鸡、肉鸭深加工项目启动建设,其中2个项目建成投产,改写了湖州没有规模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历史。
      狠抓主体培育。湖州市把加快土地流转作为培育新型主体、加快推进规模经营的主抓手,采取整村流转、先股后转、全程托管等形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到去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2.7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63.4%。与此同时,鼓励引导有技术、有能力的劳动者进入农业领域,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去年,全市新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70家,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6家,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含带动)达到61.2%。
      狠抓质量安全。湖州市把发展品质农业提到了首要位置,开展农产品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首次评出了5个农产品政府质量奖。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创建,农业标准化推广面积达到270万亩,有效“三品”基地面积达到145万亩。全面开展了南太湖毛脚蟹等地方特色品种的品牌宣传和推介工作。大力开展诚信农产品创建活动,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源头追溯制度,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狠抓科技创新。湖州市深化市校合作,全面推进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完善“1+1+n”农推联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团队的作用,102名高校科研单位专家活跃在湖州田间地头,与1050多个规模经营主体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并组建了3个科技创新团队。根据主体的要求,以联盟专家为主,有5个联盟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服务对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经营主体技术缺乏、人才难留的问题。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建成了53个省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创新机制抓推进
      建立厅市合作共推机制。
    2012年底,省农业厅与湖州市签订了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合作备忘录。去年,湖州市以厅市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为契机,着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湖州农业现代化建设。
      探索改革试点推进机制。去年湖州被列入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农业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省级农技研发与推广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等部、省改革试点。湖州市以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以试点经验推动面上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如吴兴区在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中,大胆探索,将8个粮油专业合作社与2个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组织起来,共同出资200万元建立了粮梦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真正实现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较好地解决了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促进了粮食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健全三级联动服务机制。深化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服务,落实领导联系制度,推行农技人员“三联”(联企业、联园区、联基地)活动。实行综合管理示范式服务、结对主体“零距离”服务;开展每月服务日活动;结合抗高温干旱、抗台风强降雨,扎实有效地推进“助农增收”服务。
    加大投入抓推进
      完善政策,加大扶持。湖州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若干政策》,整合现有资金,建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项资金,集中用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同时,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以及科技、建设、交通、环保等方面涉农资金,统筹用于现代农业建设。
      狠抓项目,引导投入。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大投入、大建设、大推进的新格局。一年来,全市列入省以上资金扶持项目103个,当年完成投资达到6.24亿元,列入市“大好高”项目29个,当年完成投资8.5亿元。
      招商选资,助推发展。湖州市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增加农业投入、优化农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来抓,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加强农业招商项目推介,着力抓农业“大好高”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工作。去年,全市共引进农业“大好高”项目33个,合同外资1.98亿美元,合同内资28.96亿元。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湖州市高度重视引技、引智工作,努力在提高农业项目的层次上功夫。如去年底南太湖高新区引进南农大专家团队,在南太湖综合区内建立3000亩生态型精量耕作技术示范园,对提升湖州粮食生产水平,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安吉白茶基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