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全省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启动

“五送”服务到田头

  □本报记者 陈鎏琰 俞圣威/文 叶敏/摄
  3月14日,三门县花桥镇的种粮大户柯桂富、孟永挺一大早就结伴来到该县健跳镇现代农业园区。得知今天这里有一场农业技术服务活动,他们特地来找专家,“报上登过湖州的种粮大户用无人植保飞机喷洒农药,我们也有这想法”。
  当天上午,全省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带领粮食、蔬菜、畜牧、农机等方面的50余位专家,在现场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和送服务活动,提供农业政策、科技、法律咨询,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放心农资,并向当地种养大户赠送了农机具、种子、化肥、饲料等春备耕物资。
咨询展示活动现场火爆
“打农药实在太热、太累了,我们几个大户打算联手买一架喷农药的植保飞机,大家都可以用。”浙江吉峰聚力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楼秋珍在了解了柯桂富的想法后,告诉他们大型植保飞机售价要20多万元,“建议你们可以先尝试用小的四五万元的遥控式植保飞机,但是掌握遥控飞机的技术可能要花上几个月时间,现在还有一种自走式喷杆喷雾器,也比较省时省力。”
  浙江四方集团和台州市一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展台前,赶来咨询的农民络绎不绝。“一鸣”区域经理陈永足告诉记者,“这次带来的收割机更适合山区使用,公司的育秧播种流水线通过技术改进,还能帮农民省下不少种子。”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三门县横渡镇农民郦大伟原先种植大棚蔬菜、西瓜,今年打算种植水稻。“这是‘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你可以先试种一下。”勿忘农集团种业公司副总经理任永源热情地向他推荐种子。任永源告诉记者,这次带来的水稻、玉米、西瓜种子非常受农民欢迎,“像这种小包的西瓜种子,3元钱一包,买的人很多。”说话间,在亭旁镇养石蛙的农民周大姐就买去一包。
  在新农机展示区,20多种翻耕、植保、收割机械一字排开,不少农民上前咨询,有的还现场学习,“试乘试驾”;而在西兰花与早稻轮作栽培模式和西甜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上,120多位农业大户当起了学生,认真倾听专家讲课……
助力农民春备耕到一线
  除了接受现场咨询,专家们还直接把农技和农机送到了田头。在健跳镇毛叶村,碧家山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小贤今年流转11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他估计,今年合作社将为周边3000多亩的稻田提供育秧和机插服务,为此,最近他一直在忙着机械检修和农机更新。
  但叶小贤也担心,不少插秧机、收割机和烘干机都要更新,需要一大笔钱。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史济锡带领省农业厅粮食和农机专家来到了合作社,不仅向他介绍了省里对粮食生产主体推出的金融扶持政策,还给他们送去了一台新型收割机和10份《农村信息报》。“这些技术、政策和农资真是太及时了,”叶小贤笑得合不拢嘴,“有专家上门指导,还有新的农业贷款政策,我一定把粮食种得更好!”
  健跳镇另一位种粮大户——三门县岙门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菜桂也收到了同样的惊喜。今年47岁的张菜桂从2008年开始从事粮食加工和销售,经过多年打拼,不但成为三门县规模最大的稻米加工营销大户,去年的种粮面积更是达到1800亩,张菜桂还被当地县政府授予“优秀种粮大户”称号。不过张菜桂也有自己的烦恼,种粮面积是多了,但储备的早稻种子就有些短缺,同时,雇工也缺了不少。史济锡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马上表示,会让当地农业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并送给她250公斤早稻种子和一些农机。
倾听农户需求搞好服务
  今年的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农业部门非常注重了解农民的需求,专门举行了春耕生产与科技服务工作座谈会。会上,三门县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咸友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三门县乃至全省普遍存在的问题——土地流转费用节节攀高,导致种粮收益大大缩水。“从前几年的400到500元涨到现在的800到1200元。合作社近几年几乎没什么大发展。”马咸友说。“我这里也是,从400元涨到了现在的800到900元。”听了马咸友的话,另一位种粮大户林少飞也叹起苦衷。针对流转费高的问题,专家建议,可采用轮作模式提高亩效益,同时在深加工方面找突破。
  种粮大户黄伟兵则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起了融资难。“现在种水稻,每亩需要1500到1800元的成本,一般大户种300亩成本就要50多万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借款额度不大,利息也不便宜,有时候没办法,只好民间借贷,利息就更高了。”省种植业管理局负责人告诉他,省政府已于近日出台政策,对种粮大户开展贷款贴息试点,同时30万元以内的贷款可直接申请,不用抵押。
  史济锡表示,当前正值春备耕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开展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及时组织农业系统广大干部、技术专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做好春花作物田间管理。要通过多种方式,尽快将各种惠农政策、先进科技、放心农资、实用信息和服务措施,送到农民手中,切实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