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王辉忠在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上强调

走生态转型助农增收之路

  □本报记者 俞廷尚/文 叶敏/摄
  本报讯 3月12日—13日,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在龙游召开。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在会上指出,要将畜牧业放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大战略中来谋划,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副省长黄旭明主持会议。
  王辉忠指出,畜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畜牧业转型升级事关农民兄弟的“钱袋子”、老百姓的“菜篮子”、生态环境的“大盘子”、食品安全的“命根子”、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各级各部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生态优先,严格控制总量,科学合理布局,推行种养结合模式,着力推进农牧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切实解决环境承载问题;要坚守安全底线,着力构建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流域性漂浮死亡动物现象、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解决产品安全问题;要突出主体培育,推进适度规模化养殖,创新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原产地品牌,加快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切实解决产业发展问题。
  王辉忠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在去年作出了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作为改善民生、助农增收的一件实事,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谋划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抓铁有痕的作风,落实责任,强化力量保障,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打赢畜牧业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
  会议充分肯定了我省近年来在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中取得的成绩。至目前,全省已落实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生态消纳地129万亩,生态化治理小规模猪场1.0023万个,拆除过载区“低小散乱”养殖场户4.05万个,减少生猪饲养量480万头,建成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池(窖)1884个和集中收集点651个,各类新型畜牧合作主体110家;投资1.55亿元,在全省布设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34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五水共治”的重大战略决策加速了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围绕“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在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畜禽屠宰与消费方式转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今年生态化治理百头以下小规模猪场1万个,落实生态消纳地600万亩,全面建成42个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基本完成家禽定点屠宰场建设,为畜牧业转型升级开辟一片新天地。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浙江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周公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龙游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等,了解龙游畜牧业发展生态养殖、开展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等情况。龙游县、丽水市、桐乡市、浦江县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