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仙居农村全民动员整治环境

  近日,仙居县白塔镇西暨村村民吴花玉,用锄头推掉了自家门前垒的鸡窝,将垒鸡窝用过的砖头整理后,搬到家里。这位66岁的农村阿婆指着四周正在清理垃圾、绿化空地的村民,爽朗地说:“你看,大家都在搞卫生,我不拆鸡窝说不过去!”眼下,仙居正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掀起了一场农村环境卫生“革命”。
  仙居县共有418个村(居),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该县推行“清、拆、改、绿、建”五字工作法。清,即对村内道路、天井、门堂、门前屋后、畜禽圈舍、绿化带、公共场所、卫生死角等进行彻底清洁;对各村水沟、水渠、灌渠、池塘等进行清淤、疏通、排污;做到垃圾日积日清。拆,即拆除各村临街、屋前屋后的违章建筑;拆除露天粪坑、畜禽圈舍、草籽缸等,推进畜禽退街进院集中圈养;清理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墙断垣等。改,即村庄外围视线内房屋,全面改成马头墙、房屋立面粉白,形成白墙黑瓦的效果;对村内水系进行改造,打造节点水景观;对村内道路进行平整、拓宽,平整后铺设鹅卵石、石板等。绿,即利用农户的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栽植乔木、灌木和花草,建设休闲绿地、休憩点,铺设鹅卵石游步道等。建,即各村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采取集中式处理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提高集镇区周边各村截污纳管率,加快推进污水管网铺设和生态污水处理池建设等。
  同时,仙居县各乡镇、街道加强资金和组织保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村级换届后村干部“回头看”的重要标准,对乡村两级干部进行“评两头”,根据考核,严格奖惩。在福应街道,这些天,在盂溪、中桥坑、大水弄、小水弄等河道附近,随处可见积极投身河道清理工作的村民。该街道从最突出、最棘手的问题入手,村村量身制订工作目标,形成“村村比进度,街道干部、村干部、全体村民齐发动”的良好态势。
  上横街村是白塔镇14个首批整治村之一。春节期间,全村200多名村民纷纷慷慨解囊,为“五水共治”捐款5万多元。“村内弄清洁了,从村里流出来的水都是干干净净的。”村支书许子兵指着穿村而过的清水告诉笔者,“环境好了,我们还将依托神仙居等景区资源,大力兴办农家乐。”
张肖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