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砥砺奋进促增收

六论学习贯彻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对农民占大多数的中国来说,只有农民富了,国家富才有坚实的基础。尽管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29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富裕的步伐仍然滞后,面临的挑战仍然明显。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农业部门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不断激发农业部门的创造力,在改革创新中拓展增收途径。当前我省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攻坚期,任务艰巨、矛盾凸显,而且在这样的一个高峰值上,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山大”,亟需广大农业干部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担当的智慧,去破除体制机制的藩篱、破解资源环境的约束、排除技术模式的障碍。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将“金点子”转化为“金政策、金环境”,引领广大农民在创业创新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挖掘新的突破口。农业部门有担当,农民增收才能有人领航、大有作为;农业部门善创造,农民增收才能突破迷雾、大路宽阔。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不断提升农业部门的战斗力,在尽心履职中完善增收保障。如果把当前的浙江农业比作是一艘驶向现代化彼岸的航船,农业部门无疑是船长和水手,这支队伍辨方向、抗风浪的战斗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航程是否顺利、农民持续增收是否有保障。提升农业部门战斗力,要求我们必须有干事创业、服务“三农”的过硬本领。要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使各级农业干部尽快熟悉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提升农业部门战斗力,还要求我们必须以统筹的方法推进工作。不仅知道“做什么”,更知道“怎么做”,坚持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谋划两手抓、同步走。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不断增强农业部门的凝聚力,在齐心协力中提高增收效率。一直以来,农业部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泥腿子”精神,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在深化改革、“五水共治”倒逼转型的新形势下,农业正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要求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冲破一些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融合中,更好地凝聚力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显著的成效,赢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营造更好的发展氛围,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