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田县石溪乡,最出名的农产品莫过于石溪村的苦麻菜。近几年来,石溪乡苦麻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多亩增加到300多亩,通过科学种植、传统加工,一年能为村民们带来5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苦麻成致富“新宠”
眼下正是苦麻菜收获时节。石溪乡石溪村的苦麻菜种植户徐德胜早早地赶到田里,与其他村民一同抢收苦麻菜。“今年苦麻菜的价格涨了,平均每株贵4元,可把大伙乐坏了。”望着绿油油的苦麻菜地,徐德胜笑容满面。
徐德胜已连任了6届村民委员会主任,是村里地道的“农民村长”,同时也是种植苦麻菜的发起人。徐德胜告诉笔者,上世纪90年代,村里种植的蔬菜品种杂,苦麻菜也是其中一种,但种植数量极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苦麻菜的经济价值。于是,徐德胜一边向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学习技术并征求意见,计划把苦麻菜作为一种特色农产品来推广种植,一边与其他几名党员干部一起带头试种,以自己成功的经验引导村民一同种植。
二十来年经验积累下来,徐德胜种植苦麻菜的技术炉火纯青,4亩地的苦麻菜在他一个人的管理下,井井有条,不仅长势喜人,而且很少发生病虫害,他种的苦麻菜不仅天然无公害,而且味道极其鲜美,吸引了许多慕名来参观的农民和前来订购的商家。在看到苦麻菜的经济价值后,许多村民向徐德胜取经学习。一时间,苦麻菜成了全村村民增收的“新宠”。
种苦麻也要讲品牌
今年,徐德胜种植的4亩苦麻菜预计收益6万多元。在石溪村,像徐德胜一样靠种植苦麻菜发家致富的还有30多户。
多年来,徐德胜一边精心经营自家4亩地的苦麻菜,一边以自己成功的实例引导其他村民一同种植,并积极向村民们传授种植、加工技术,村民们种植的积极性高涨,种植数量从开始的3户增加到现在的30多户,规模也从原来的10多亩增加到300多亩。
近年来,在青田县农业部门及石溪乡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石溪苦麻菜的种植技术得以不断改进,不论是病虫害的防治,还是施肥、管理等技术的优化,农户们都能主动相互学习与借鉴,不少种植大户靠种苦麻菜致富,生活越过越好。“想要打响石溪苦麻菜的牌子,就要走品牌化道路。”徐德胜这样认为,决心继续带领村民种植苦麻菜菜增收致富。
叶春笼 徐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