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前后,杭州市西湖区在西溪湿地水域及双浦镇钱塘江水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投放花鲢、白鲢、草鱼、三角鲂等各类鱼苗54.6万余尾,投入资金27.2万元。
过去,一提到治理污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控制排放、截污纳管、引水配水等治理措施,而忽视了水体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其实水体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目前我们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是氮、磷等物质,这些物质被水体中藻类吸收,经过浮游动植物、鱼类的转化,可最终达到水体自净。
据介绍,西湖区这次的鱼类放流将直接增加相关水体中水生生物资源,从而修复生物链、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减轻水体污染。根据测算,一尾花鲢或白鲢长大将消耗蓝藻等浮游生物约50公斤,此次54.6万尾鱼苗全部长成将消耗藻类2.73万吨,而1克氮、磷物质可生成100克藻类,此次鱼类增殖放流相当于消灭污染物273吨。因此,增殖放流也将成为未来“五水共治”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
汪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