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圣威
本报讯 昔日的天价名兰,如今与大众亲密接触。2月22日,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举办的浙江省第十二届兰花博览会暨柯桥区第十一届兰文化节上,消费者不用再留恋不舍地走个过场,而是可以大大方方地把兰花买回家一亲芳泽。
浙江省兰花协会会长赵小道告诉记者,本届兰花节亮点颇多。一是这次展会上,兰花与其它花卉苗木在同一平台竞相争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花”,或许一盆蝴蝶兰的价格就可以“逆袭”一盆兰花;二是兰花节与兰文化相结合,展会上,无论是从古到今与兰相关的书画、摄影作品,《之江兰韵——省花命名五周年图文集》首发仪式,还是群众性咏兰颂兰文艺活动,都能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兰文化;三是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兰花不再只是王谢堂前的珍玩,而是可以用来装扮百姓庭院的一抹芬芳。
如果兰花会说话,它会为自己今天的“普通待遇”鸣不平吗?记者好奇。“兰花作为省花,兰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就应该是全省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肯定要大众化。”赵小道说,“不过兰花仍旧存在两个市场,兰花产业今后会用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亲民的,价格从十几元到百元左右;一条是高端的,像一些原生种、珍稀名贵品种、新品种,如春兰‘盛世蕊蝶’,在2006年出现过105万元一苗的成交价。这种‘天价’兰花,就针对少部分资金雄厚的养兰人。”
同时,赵小道认为,兰花能卖什么价格是其次,当前最重要的是把兰文化传承下去,“就像这次兰花节选址漓渚镇,也是看中这里深厚的兰文化底蕴。这里好多户人家代代养兰,不仅传承了兰文化,也积累了兰花品种。比如在中日建交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环球荷鼎’等世界闻名的品种,不少出自漓渚。”
养了一辈子兰花,如今已是漓渚镇金家第六代养兰人的金定先向记者介绍,漓渚镇已有2500多年兰文化史。据悉,该镇还是我国春兰的故乡,拥有“中国春兰样品园”和“浙江省蕙兰样品园”,全镇兰花种植户510户、产值超亿元。近二三十年来,漓渚镇种兰农民在国际国内各类兰展上,获得金银铜奖400余个。2006年越兰牌兰花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据浙江兰业白皮书记载,目前,全省共有养兰专业户5000多户,保存着上千个兰花珍稀名品,拥有兰花资产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