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有梦想的人,最初想成为一名万元户,后来我做到了。现在,我的梦想是要将农场办得有声有色,办成全市有名的生态休闲基地。”近日,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的旭鸿家庭农场,农场主余雪洪告诉笔者,每到双休日,就有300多人到农场烧烤、采摘、垂钓、骑马等,有时忙得不可开交。现在,一年的毛收入就有100多万元。
卖服装当上万元户
今年42岁的余雪洪,是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蔡窑村人。
1990年,20来岁的余雪洪怀揣父亲给他的2000元,开始追逐他的创业梦。他在衢州城区租了个摊位,做起服装生意。靠着勤劳能干和诚信经营,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年轻的余雪洪就成了一名“万元户”。“本来打算长远做下去,可没想到场地被拆了。”没了卖衣服的场地,余雪洪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现实逼着余雪洪不得不另谋出路,“后来,我找到一家唐三彩壁画厂,主要负责描图画图,这是一门艺术活,不仅要有细致的心,比如颜色深浅、比例大小;同时还需要有艺术细胞,得对艺术感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进去。”余雪洪凭借着对艺术的爱好,快乐工作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因为唐三彩的出口受阻,壁画厂越来越不景气,余雪洪陷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谷。
打工积赚创业资本
命运总是这样爱“折磨”人,给平凡的人以悔恨,给勤劳的人以希望。
这次,余雪洪选择远离家乡,到杭州打工。他在一家链条厂当起了叉工。为了赚得多点,余雪洪常常加班加点,工作到夜里12点是常有的事。
1998年,有了些积蓄的余雪洪,回到衢州,在九华乡的集镇上开起了陶瓷店,配套水暖管道安装。“第一年亏了2万多元,但第二年赚了10多万元。”余雪洪说,后来,正好赶上城乡轰轰烈烈大搞建设,每年都能赚到十几万元。
回村投资休闲农场
看好现代农业的大好前景,2006年 8月,余雪洪承包了村里一片百亩的山地和橘林,以种橘、养鸡起步,赚生态钱。
2008年那场大雪中,13万公斤橘子虽然卖了个好价钱,但也饱尝到了贩橘之艰辛;次年,基地柑橘大丰收,谁知行情爆跌,“整整烂掉了5万多公斤,从那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基地做‘活起来’,不能死守在柑橘一个品种上。”
2010年,他在低产橘园搭建了十几个钢架大棚,种下5亩蔬菜和5亩红心猕猴桃,还种了5亩雷竹、10亩冬魁杨梅等。余雪洪的目的,是利用蔡窑村离城区近,大力发展农业观光采摘游。第二年,他保留部分昔日的橘林、养鸡场外,又新增了近30个自助烧烤位和一个马场,还搞起时尚的真人CS游戏。“几年下来,农场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农场面积有180亩,一年的毛收入100多万元。”余雪洪介绍,为了增加收入,去年还放养了5000多只土鸡,种上了20亩油菜。
为做大做强家庭农场,余雪洪还请来了设计师做参谋,“接下来,我们将打好生态和文化‘两张牌’,立足城郊,以农耕文化为基调,加大项目投入,办成全市一流的生态休闲基地。”
杨帆 胡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