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感恩为何用“牛马”?

  骂人为何用“猪狗”?感恩为何用“牛马”?马牛羊猪狗鸡,为六畜。将情感色彩加于六畜,这和春秋战国的结盟、祭祀以及诅咒有关。
  结盟、祭祀仪式上,要用牺牲做供品,以取悦和取信神灵。颜师古解释说:“牺牲,牛羊全体者也。”就是说,要整只的牛羊。其实,现代考古发现,证明那时候的结盟和祭祀的“牺牲”,不仅仅有牛羊,还有马。
  而古人的诅咒,也有隆重的仪式。公元前712年,对郑庄公有恩的颍考叔,在一次攻城的战役中,竟被射杀。于是,庄公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诅咒仪式:庄公让士卒每100人出一头猪,每25人出一条狗和一只鸡,由巫师带领,指天画地,诅咒射死颍考叔的人。猪狗鸡在古人的眼中,也许是镇妖魔去邪恶之物。
  就这样,“猪狗不如”的咒骂,“做牛做马”的感恩,绵延传播了几千年。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迭名/文 2013年11月2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