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国际论坛”上,发布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调查报告》。
据了解,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全国留存的155008所乡村小学和62544个教学点中的50多个村小进行个案研究,并对113所学校开展了问卷访谈,回收了80份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农村小学普遍面临着以下困境:经费短缺,教学设施条件落后,教师工资待遇差,师生不足。
报告指出,要真正实现边远地区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承诺,必须从以下几点做出调整。首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必须设置底线标准,就近、安全、卫生、健康的底线不能突破。其次,应制定专项政策,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以此保障村小的运营资金、公用经费和社会资助的足额到账。第三,应提升教师待遇,增加培训机会,采取多种方式补充师资。最后,还应鼓励社区力量参与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开放群众的参与渠道,吸引社区资金和人力到学校的办学中来,让学堂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依托。
(摘自《文汇报》 王乐/文 2013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