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房票”享分红 “米票”领口粮 “门票”获技术

“三票”激活吴兴田间沉睡资本

  前几天,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南片路村村民老余答应搬迁了,此前他因安置面积问题而做了两年的钉子户。不久前,村里按照“房权换股权”的办法给老余算了一笔账,将他目前富余的住房面积入股,每年可拿到数万元股权收益,“这个办法好,我们的权益有保障。”老余笑着说。
  八里店镇南片是吴兴区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在地。近年来,在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及人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当地农民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发明了“房票”、“米票”和“门票”:富余的住房变成了可年年分红的“房票”;土地流转后的农民每年都可凭票领米;领到“门票”的创业农民可接受高校院所专家免费指导。
  “‘三票’对激活农村大量‘沉睡资本’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农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权益。”吴兴区农林发展局局长施国强说。“在农房改造中,我们将农民的富余住宅享有权以折价入股的方式,转化为一种新型的可以流通的生产资料,并根据市场规则进行自主经营和管理,农民成为股东,每年享受投资收益分红,稳定获取财产性收入。”试验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闵慧晶说,置换出来的土地经统一规划建设、整体运作,又吸引了一批现代农业领域的高端项目。
  孙梅金是试验区的种粮大户,他的合作社承包了3300亩地,同时他也是一位“卖米大户”。“我们把地都流转给他了,过年老孙都给我们发米票,拿着票去他的基地领米,按每亩175公斤算。”与老孙同村的村民周桂江告诉笔者,去年他们家共领到了1200多公斤大米,“地虽然给老孙种了,可我们的口粮依旧有保证。”“米票”的创设保护了农民的权益,也促进了土地流转、农房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试验区内2.47万亩土地中84%已完成流转,其中200亩以上规模农业项目占了1.2万亩。
  “新疆来电,350头湖羊安全抵达。”这几天,在紫金桥村,把湖羊生意做到新疆的“现代羊倌”费明锋显得很兴奋,“目前总共运去3000多头了,天山脚下也能听到湖羊叫。”
  自从领到了试验区发的“门票”,小费就加入了当地组建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高校院所首席专家团、本地农机人员团队就与小费的合作社结成了联盟,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学得技艺的小费在一次新疆考察时为当地牧民治好了羊病,从此打开了新疆的湖羊市场。
李晓俊 郑嵇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