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农机手开着拖拉机来耕地、播种;一个电话,农机合作社社员开着收割机来收获……这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场景,在如今已是平常。农机社会化服务把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大市场做了一个有效的链接。到今天,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一种生产方式。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5334.74万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16.7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达3.44万个,农机户4192.34万户、5208.91万人,已经形成了以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为主导、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年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4779.04亿元,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农机作业收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农机社会化服务所带来的变化并不局限于领域、手段、形式等农业生产外在的表现,它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更带来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先进的农业装备、农机化技术及其承载的先进农业技术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与此同时,现代工业化生产理念、现代服务业理念也在改变农民、农业、农村。尤其是农机服务组织造就了一批现代职业农民,使农民概念从传统的身份认同到职业认同,从概念到内涵发生了颠覆性的革命。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四化”同步、美丽中国、美丽乡村,都跟农机化发展息息相关。城镇化发展、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等发展模式,都包含了农机化的支撑元素。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越发严重,农机化生产方式日益成为农业的主要方式,传统体制下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革,农机社会化服务逐步成为农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也在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成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