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桐乡市大运河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举行揭牌仪式,这个由“合作社群+农户”多方联合组建的合作联社成为嘉兴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这也意味着桐乡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将走上资源整合、规范运营、规模发展的快车道。
农机合作社助农增收
进入秋收以来,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忙得不可开交,在大片的田地里,数台收割机马达轰鸣,穿梭于田间,卷起阵阵稻浪。
据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卫兴介绍,合作社始建于2007年,开始主要从事机械化植保服务。2008年,合作社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增加插秧机、育秧盘、大中型拖拉机、植保机械等设备,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农业生产不实现机械化,现代农业就是句空话。”张卫兴给笔者算了笔经济账:一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40至50亩,而人工插秧每人最大限度为每天1亩。以40亩计算,插秧机一天就可以完成,人工插秧得足足40多天,按人工费70元每天计算,40天即2800元,而插秧机只需100元,既省时又高效。去年,该合作社共联结农户3200户,开展订单式服务面积达25860亩。
全程机械化作业,实惠看得见,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近年来,桐乡市农机粮油合作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量上都发展迅速,一些先进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农机农艺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到目前,桐乡市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各类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共有30多家,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农机粮油合作社有15家,被农业部命名“全国示范性农机合作社”两家。这些农机合作社对推动该市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抱团”发展力求整体提升
笔者了解到,虽然桐乡市农机合作社数量不少,但多数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存在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服务领域狭窄、品牌意识不强、权益难以维护等问题,迫切需要整体提升。
为解决单个农机合作社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该市成立了大运河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这一新的尝试,将1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捆绑”在一起,以桐乡市农机推广站作为指导,通过资本、技术、业务等方式进行联合。该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市8个镇、街道,服务农户数约3.5万户,作业服务面积达9万亩,占全市30多家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总面积的78%,业务范围包括机耕、育秧、插秧、植保等。
“农机推广站参与专业农机联合社的模式,在浙江省还是首家。”桐乡市农机推广站站长刘炳浩表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一个区域性的新型组织,形成农机合作社的群团优势。它的成立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机械共用和信息共享,既有利于更好地推广新机具、新技术,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管理模式,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是联合社一员,当选为联合社理事长的张卫兴告诉笔者,联合社是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能进一步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向外拓展市场的能力,还能提升现有农机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谈及联合社的未来发展,张卫兴信心满满。他说,联合社将在经营管理、经验交流、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新技术推广及免费培训等方面,为合作社成员办更多的实事,采取多种方式架起社与社、社与农户之间的桥梁,通过牵手联合、跨越发展、服务社员,获得双赢。 孙怡 宋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