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徐琳 俞圣威 姚力丹
原生态土猪肉“毛遂自荐”
省农博会推介会现场,飘散着遂昌土猪肉的香味,循着肉香而去的“马大嫂”们细细品尝后,连连点头称赞:“香!咬起来有嚼劲,跟小时候吃过的肉一样好吃。”11月23日,由遂昌县政府主办的“遂昌土猪推介会”在新农都会展中心举行。遂昌生态土猪在省农博会上作了“自我推介”。
据了解,以“七山头土猪”、“遂昌钱瓯源土猪”为代表的“遂昌土猪”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实行一家一户散养,实行统一供猪种,饲养周期均在12个月以上;“特别是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我们运用了质量追溯体系和生产诚信体系,仔猪选购、饲养、防疫、出栏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户籍化’管理,全面实行农户承诺联保机制,通过‘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确保原生态土猪的品质。”遂昌县副县长张少啸自信地说道。
目前“遂昌土猪”产品已销往上海、杭州、温州、丽水等地,形成了固定的中高端消费群体。遂昌县在积极推行畜产品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等新型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让传统土猪“触网”,淘宝网的土猪肉预售模式,开创了生鲜类食品网络销售的先河。“遂昌土猪全瘦肉在网上卖到每公斤90元,创造了3分钟500公斤,3天1万公斤的网络销售记录,精品农业的魅力由此可见。”丽水市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副主任林国文如是说。
“嵊州香榧”抱团拓市场
嵊州是我省香榧的主产区之一,今年“嵊州香榧”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嵊州市香榧的区域公用品牌,实行“品牌、标准、标识、包装、宣传、监管”六统一。11月22日,由嵊州市政府主办的“嵊州香榧”推介会在新农都会展中心举行,“嵊州香榧”正式开始抱团开拓市场。
近年来,嵊州市委、市政府鼓励山区乡镇大力发展香榧产业,先后落实财政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累计发展优质香榧基地9万多亩,嫁接香榧130多万株。为提高香榧产业的科技含量,该市成立了香榧产业协会,利用香榧青果皮提炼精油、香榧熏香、手工精油皂等产品。今年,嵊州市又出台新的产业发展政策,落实16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基地提升、品牌整合和市场推广。
据了解,这次嵊州市借助省农博会平台,开展了包括推介会、展销品榧、盆栽展示、产品评奖、香榧文化展等多项活动,“这是‘嵊州香榧’打响区域品牌、提高产业知名度的举措之一。”嵊州市林业局局长孙益林表示。
庆元食用菌产品“粉丝”多
“香菇酱味道真是不错,以前不知道是庆元产的,你们要多多对外做做宣传啊。”参加农博会的杭州客商吴继广一边直言不讳点评香菇酱的营销,一边排在长长的购买队伍后当起了“粉丝”。11月23日,由庆元县政府主办的丽水·庆元食用菌产业暨元康食用菌深加工系列产品推介会在新农都会展中心举行。
作为庆元传统特色产业,庆元食用菌已逐渐形成“以香菇为主,灰树花、黑木耳等为辅”的“一业兴、多菌旺”生产格局和“科研、生产、加工、营销并举,一、二、三产业统筹”的多层级产业链。今年,庆元投资15.6亿元的香菇市场迁建及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破土动工,渤海商品交易所香菇现货挂牌交易鸣锣,标志着“庆元香菇”走上电商交易平台,实现“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建设齐头并进,促进了庆元食用菌产业全方位转型升级。
庆元县委副书记徐为民介绍,在省农博会举办食用菌产品推介活动,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庆元、了解庆元、走进庆元,搭建起企业、市场互动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农商对接、农超对接、产销对接,探索建立多方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台州品牌农产品受追捧
11月22日,2013年台州品牌农产品推介发布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台州市推出了111个农产品品牌,并对仙居杨梅等20个台州最具影响力品牌农产品和“天台山”山茶油等12个台州最具发展潜力品牌农产品进行了重点推介。
近年来,台州市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知名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台州农产品知名度。目前,该市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达8200件,居全省第三,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2件,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临海蜜橘”、“楚门文旦”、“仙居杨梅”、“羊岩山茶”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还有17个农产品规模生产地获“中国特产之乡”称号,73个农产品品牌获浙江名牌产品荣誉。
据悉,本届农博会台州市共有105家企业参展。在新设立股份合作农场展区,仙居县新合股份合作农场和玉环县石峰火山股份合作农场成为首次参展的股份合作农场代表。此外,玉环文旦、临海蜜橘等优质农产品受到了杭城市民的热烈追捧。
巴玛火腿要走国际化路线
“原来火腿还能生吃。”“这个味道很独特,很好吃。”……在农博会金华展区的金字火腿展位前挤满了人,品尝过巴玛火腿的市民们都赞不绝口。近日,在农业博览会上,可以生吃的金字巴玛火腿隆重亮相。
其实,生吃的发酵火腿在欧洲并不鲜见,它与奶酪、红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发酵食品,具有低脂、低胆固醇、低卡路里的特性。近三年来,专注于传播发酵肉制品高端健康生活方式的巴玛火腿发展迅速,高铁、航空头等舱、五星级酒店和高端红酒庄品鉴会,都能看到巴玛火腿的身影。金字火腿总经理薛长煌对此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要做国内发酵肉制品产业的引领者,将巴玛火腿推向国际市场。
在巴玛火腿产品推介会上,金字巴玛(上海)食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巴玛火腿本身拥有强烈的原料进口需求,而通过自贸区的子公司,可以为巴玛火腿拓展国际化渠道、融入自由贸易区铺平道路。薛长煌说,以自贸区公司作为链接国际的桥梁、上海和金华的基地作为生产中心、金字冷冻食品城提供原料贮存和物流配送支撑,巴玛火腿的国际化发展有了全方位的保障。
常山胡柚“变身”亮相
今年省农博会上,常山胡柚换了个身份,以一种常山胡柚宝(保健品)的形式在农博会上亮相。11月23日,浙江柚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农都会展中心召开了新产品发布会,展示了以原生态的常山胡柚为原料,以现代生物技术制造的“胡柚宝”系列产品。
常山胡柚是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原生态特色水果,其中蕴含的柚皮苷、橙皮苷、柠檬苦素、诺米林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止咳化痰、清降血脂、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药理和保健功效。浙江柚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春根说,公司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成功从常山胡柚中提取出胡柚黄酮素,研制出以胡柚黄酮为主要成分的“胡柚宝”系列产品。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目前产品已覆盖省内,远销北京、深圳、四川和西藏等地区。
“会稽红”茶香飘农博
绍兴黄酒大家都很熟悉,但对绍兴的茶叶您是否了解?今年,绍兴“会稽红”红茶类产品高调亮相省农博会。它外形俊秀,乌黑中带金色,让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
据了解,绍兴的茶文化底蕴深厚,拥有55万亩茶园,面积位居全省首位。近年来,绿茶种植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另辟蹊径,保持茶产业大市的领先地位,促进茶农增收?绍兴市将目光瞄准了红茶开发。为此,绍兴市政府多次组团南下福建武夷山考察红茶产业,并成立了绍兴会稽红茶叶有限公司,将以前乏人问津的夏秋茶用于开发生产红茶。现在,会稽红茶叶有限公司已开发出了16款红茶产品,品质达到了高档红茶标准。
绍兴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绍兴市将充分利用丰富的夏秋茶资源,创新挖掘传统红茶制作工艺,开发中高档红茶,创新茶叶营销理念和手段,提高“会稽红”乃至绍兴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