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适当提高了201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和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在保护价政策托底下,粮价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
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农业生产成本主要由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租地等要素投入成本构成。种子、化肥、农机、农膜、水、电、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劳动力成本在上涨;租地等要素投入成本也在上升,有的地方每亩地租金1000元,有的地方甚至达到2000元,这些直接推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目前农资价格相对稳定,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上涨,将成为今后影响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的长期因素。”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慧说。
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大大抵消了粮食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这无疑将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因为我国粮食种植还是以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分散种植稀释了国家价格支持政策带来的利益,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粮食价格提高带来的好处非常少。因此,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应当向规模化种植倾斜,鼓励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化经营,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利于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挥政策组合拳的作用,加大对种粮的扶持力度,通过提高补贴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等措施,减少成本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使种粮收益能够达到社会平均收入,真正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