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专版

美 丽 乡 村 掠 影

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

  •   特色:整村改建,富丽人居品质生活
      塘下镇陈岙村位于瑞安市塘下镇东北隅,东邻龙湾,是个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生态村庄,全村有271户,1197人。至2012年底,全村工业总产值3.58亿元,村集体固定收入达4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2万元。
      在村两委带动下,2006年12月20日开工拆除第一幢旧房,拉开旧村改造序幕。一期工程“中溪花苑”安置房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总套数320套,现已完成两个阶段,建房264套,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安置户数256 户,并交付使用。该小区建筑以四层为主,局部三、五层,容积率1:1,建筑密度0.25,绿化率50%以上,建成3.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户均停车位2.3个。景观建筑体现了小桥、流水、青山浑然一体的江南风格,成为现代花园式的农村新社区。
      如今的陈岙村已经成为一个道路整洁、花木成荫、山清水秀的花园式村庄,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乐清市清江镇北塘村
      特色:村民个人捐资,发展现代农业
      北塘村位于乐清市清江镇南端,104国道旁,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1859人、580户,拥有耕地860亩,村内水系丰富,河道环绕全村。
      2008年之前,北塘村还是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里三分之一的土地撂荒,环境脏乱、道路坑洼的村庄。2008年,该村在外经商创业致富的苏德生相继捐资5000多万元,修建桥梁、整治河道、治理污水、绿化村庄,兴建凉亭、篮球场和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大整治,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村里利用捐献资金成立了乐清市北塘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村民致富。目前,合作社流转集中的1000多亩土地中,绝大部分已被村民承包种草莓,种植户达80多户,已形成以草莓种植为龙头产业的经济模式。按照合作社和村民的约定,合作社为60周岁以上出租耕地农民每月支付300元养老金。目前,合作社每月仅养老金一项支出就达8万多元。外出创业能人和当地先富起来的村民,捐资投入新农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苍南县马站镇中魁村
      特色:以奖代补,整治提升
      马站镇中魁村地处马站集镇东侧的魁里山脚,现有村民370户,1260人,是马站镇特色农业村,系享有“仙家名果”之称的“蒲门四季柚”原产地。
      在温州市“千百工程”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中,绝大多数整治村、精品村创建都是通过政府补助、村集体经济支持、村民捐资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中魁村也不例外。在各级各有关单位支持下,通过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对四季柚水果园、大棚蔬菜种植园进行改造建设,使村庄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显著改变,每年还举办四季柚采摘节,打响“仙家名果”特色村的品牌。
      如今的中魁村,环境整洁优美,空气清新;后山550亩四季柚园区果树茂盛,山水潺潺下流,水质清澈;村庄中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山体植被体系完整,绿化覆盖率达92%以上,自然风光美丽,村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低碳生活开始在村民中形成共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