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自9月4日省第十届林业科技周在嵊州拉开序幕以来,全省千名林业科技人员进村入企开展“六个百”活动,指导百家林业企业(合作社),建立百个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帮扶百名科技示范户,推广百项先进适用技术,举办百期万名林技人员培训,开展百场现场咨询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进企业、进乡村、进基地、进农户。今年的林业科技周活动由省林业厅、绍兴市政府、中国林科院联合举办,主题是“改善生态、服务民生”。
据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一次的林业科技周已成为全省林业科技活动的品牌。其间,省林业厅联合中国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各市林业局,开展送科技下乡和学术研讨,前九届累计召开学术报告会、研讨会80余次,组织送科技下乡2700场次,发放资料20万份,培训林农8万人次,参加活动总人数21万人次,推广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促进了林业产业和森林质量的提升,有效支撑了“森林浙江”建设和生态省建设。
今年的林业科技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设在嵊州的主会场举行了香榧产业发展论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论坛、科技需求与专家服务队对接会、雷竹笋高温干旱灾后恢复技术实地指导等,并开设竹子、香榧、油茶培育,种苗花卉繁育,病虫害防治等10个专家咨询服务台,为林农现场解决疑难问题。
除主会场外,全省11个市都设立了分会场,活动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如召开森林城市建设、平原绿化等座谈会;举办院士报告会及森林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林下经济等专题讲座;举行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宣传、推广、应用示范;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将高温干旱灾后恢复、毛竹覆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把手传授给林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