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法制

浙江高校流行防骗“宝典”

  近日,浙江各高校陆续迎来新生入学季。不少大一新生第一次远离家人,生活经验不足,很容易上当受骗。
  部分高校的学哥学姐们在贴吧里发了不少“新生防骗帖”,引起学弟学妹热议;而各大高校也相应出招,在新生报到时、班级QQ群和录取通知书上发布类似的防诈骗提醒。
“新生防骗帖”引热议大二老生“晒”经历
  “同学,学校要求的四级资料你们预订了吗?要是预订了现在就要收费。”前几天,浙江工商大学的百度贴吧上,一则名为“新生防骗帖”的网帖引起了同学们热议。
  发帖人叶同学是该校大二学生,文中他回忆了去年被骗的经历,提醒新生注意防骗。叶在帖子中称,报到那天有个自称是学校辅导员的男子来寝室催大家买英语报。她和室友各被骗去250元,后来那份英语报纸始终没有踪影。
  叶同学说,“晒”自己的经历,是想提醒新生,“任何你不认识的人向你收钱,要留神了”。
新生防范意识薄弱诈骗案有上升趋势
  近日,前来浙大报到的新生每人都拿到了2张防诈骗防盗窃的宣传单,一张是A4纸彩色打印的,是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求是派出所编制的;另一张是A4纸黑白打印的,是浙大保卫处编写的,其内容都是一些防诈骗、防盗窃的方法和案例。
  浙大保卫处处长李凤旺表示,虽然学校给新生都发了宣传单、上安全教育课、在宿舍楼张贴安全须知、通过公共平台发送警示短信,但是刚进大学的孩子防范意识薄弱,总以为自己不会被骗。但事实证明,新生中发生诈骗和盗窃的案件最多,占了校园案件的80%-90%,诈骗案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
防骗案例变身“宝典”各大高校陆续“亮招”
  目前,各大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提醒新生注意防骗。中国计量学院招生办主任范庆瑜说,开学在即,很多不法分子可能会去学生寝室推销货源,或者冒充老师让大家购买辅导材料。在放假之前,学校就和白杨派出所进行了联系,让助理班主任将编好的一本防骗案例集通过QQ群发到每个新生的手上,提醒大家注意防骗。
  而浙江理工大学的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高建明介绍说,除了会在新生入学须知上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汇款安全,并给学生寄去派出所编制的防骗案例以外,学校也建立了网上电子查询系统供学生查询自己的通知书编号,以免不法分子趁此机会制造假通知书,并以交学费的名义骗取学生钱财。在发放给新生的生活指南小册子里面,他们也提及了一些防骗知识,提醒学生加以防范。 郑宇璇 张自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