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夏收夏种时节,因联合收获机作业后秸秆直接抛洒地面形成的全秸秆覆盖地,使农民需先将前茬秸秆清理干净,再旋耕整地后播种,耗工耗资,耽误农时。农民迫切需要能不清理秸秆、一次下地即可完成播种、施肥等作业工序的新型耕种设备。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胡志超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创新性地提出了解决全秸秆覆盖地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方案,研发出了新型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复式作业设备。
据了解,对全秸秆覆盖地,如果不清理秸秆,采用现有免耕播种设备,由于田间秸秆量大或茬高,极易造成机具入土部件挂草、壅塞和架种、晾种等问题,不仅作业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作业顺畅性亦无法保证。因此,虽然不少高校、科研院及相关企业近年来研发出了不少免耕播种设备,但全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技术始终未能得到大面积实际应用,秸秆焚烧问题依然禁而不止,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全秸秆覆盖旱地免耕直播存在的技术难题,由胡志超带领的研究团队创新了技术:秸秆粉碎清理装置将地表秸秆捡拾、粉碎,通过横向推送及气力提升后向后端抛撒,并趁秸秆未落下、地表无秸秆的空档进行免耕施肥播种,粉碎后的秸秆再由抛洒装置均匀覆盖于播种后的地面上。这有效破解了现有免耕设备存在的入土部件挂草、壅塞和架种、晾种等技术难题。
目前,该团队已完成两轮样机研发工作,并已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五省进行了麦茬全秸秆覆盖地机械化免耕播种花生、大豆、玉米等适应性试验与示范,累计试验示范面积500多亩。
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在麦茬全秸秆覆盖工况下,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发的2BHQM-4型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复式作业设备可一次性完成清秸、碎秸、播种、施肥、播后覆秸等作业工序,作业顺畅、可靠、高效,播种质量高;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不仅肥效化利用好,而且可达到“准地膜”覆盖效果。通过更换部分作业部件,可满足全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花生、大豆、玉米等不同旱地夏播作物需求。目前,该技术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连续两年的多地、多点试验与示范表明,麦茬全秸秆覆盖旱地免耕播种技术及装备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该技术的研发成功,有望为破解秸秆焚烧难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夏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