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种植业

中药材价格期盼理性回归

  从今年4月以来,中药材价格出现滞涨迹象,野生药材相对坚挺,而人工种植的药材则持续阴跌。此外,以太子参为代表的中药材则全面遇冷,目前价格不足巅峰时期的两成。
  在最近6年内,中药材价格曾出现两次涨价潮,分别是2009年及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过两次疯涨,中药材价格最终于2011年6月达到历史巅峰,较2007年初平均上涨200%,部分中药材价格则攀升百余倍甚至上千倍。其中,以虫草为代表的具备养生概念的中药材,价格超过黄金。
  2009—2011年间,各路资金同时追涨中药材,另外在人工种植领域,跑马圈地现象此起彼伏,甚至不少地方政府将中药材种植视为当地重要项目。
  中药材的疯狂涨价曾令下游中成药企业叫苦不迭。面对中药材价格的步步上攻,相当一部分中成药企直接参与中药材种植,当然其中一些药企确实是为了稳定货源控制成本,而也有部分药企则摒弃制药业务,将主要精力用于贩卖中药材,转型成为“药贩子”。这给中药行业埋藏了巨大的隐患。一方面,药材暴利催生各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包括中草药大面积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利用硫磺等化学物质熏制中草药以粉饰品相;另一方面,该行为造成中药材价格失控,令中成药及中药行业发展规律失衡。
  如果中药材价格正常上涨,中下游企业并不会受到冲击,但大部分中药材均遭受过大规模非理性炒作,价格远远偏离了其正常价值。而在产能严重过剩及疗效神话破灭后,中药材价格又会大幅暴跌。
  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对药农来说,更是影响极大,甚至于影响到整个中药材种植业发展。 李雪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