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笔者随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农业考察团赴台考察台湾稻米产业发展情况。台湾稻米产业“产品质量优质安全、组织形式合理高效、产业方向延伸拓展”的特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发展浙江稻米产业有以下几点启示。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积极推动稻米产业健康发展
近二三十年来,台湾稻米产业顺应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提高生产经营者收益的潮流,逐渐走上一条“生态、健康、高效”良性发展的道路。
我省经济比较发达,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借鉴台湾稻米产业发展经验,大力推行水稻优质生产、安全生产和有机生产,建立严格的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创建优质稻米品牌,不仅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产效益。发展稻米健康生产,可以通过提高种稻效益激励稻农生产积极性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加强稻米健康生产立法和制度建设,是促进稻米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台湾的农会组织结构健全,功能强大。关山镇的稻农享受农会提供的从耕种到收获,从优良品种、合格秧苗到稻谷等各个生产环节甚至优质稻米产品加工、销售的全程服务。近年来,我省粮食生产各类专业合作社有较大发展。今后要加大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引导,提高农民合作组织领头者的素质,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技人员、有市场经营经验的农民工能人到农民合作组织中任职,贯彻先进的服务理念,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施体贴周到、多元化的行销策略,赢得市场,赢得最大利润。
挖掘稻米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
以稻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业是台湾休闲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台湾现代稻米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浙江省稻米文化源远流长,稻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将观光旅游融入稻米文化元素,将稻米产业向休闲农业延伸的条件。将美丽田园作为旅游景点,在田边向游客讲解水稻的生长特点,在餐桌上介绍稻米的种类、营养价值;让游客参加水稻播种、插秧等生产体验,开展包粽子、打年糕、编草鞋、酿米酒等DIY活动;让游客带走优质米制品特产与家人朋友分享,等等,开发出多种有趣的稻米文化旅游项目,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浓厚乡土气息的旅游享受,也能促进稻米产业的发展,给稻农带来理想收益。引导以稻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也应作为浙江发展稻米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毛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