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在发展无公害芦笋生产中,积极推广昆虫“性诱剂”杀虫技术,依靠科技减少了农药用量,保障了芦笋产品的质量安全。
眼下正是夏季芦笋收获的尾声,即将进入选留母茎为秋季茬芦笋作准备阶段。笔者在位于新埭镇兴旺村的新广庄园芦笋生产基地看到,每个芦笋大棚里都安装了2个装有性诱剂的诱捕器。庄园主人沈金龙告诉笔者,往年的这个时节,是基地一年中过得最“提心吊胆”的一段日子,因为闷热的夏季是病虫害高发季节,在选留母茎阶段,往往也是病虫害的发生期,一旦控制不好,将大大影响秋季茬的收成。不过,自从今年基地应用了昆虫“性诱剂”杀虫技术后,沈金龙的忧虑已大大减少。他告诉笔者说:“用了性诱剂后,这个阶段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少了很多,在同样的时期,农药比往年少打了两三次。”
据了解,昆虫“性诱剂”杀虫技术主要是利用昆虫成虫性成熟时释放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成虫的原理,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通过干扰雌雄交配,减少授精卵数量,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据新埭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植保员陈永全介绍,这种“性诱剂”无毒、无害、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防控技术,尤其对抗药性很强的小菜蛾等害虫,有化学农药无法比拟的优势。
目前,作为平湖市重要芦笋生产基地的新埭镇,全镇2000多亩大棚芦笋共安装诱捕器4500只,不但可实现每亩年节本增效1000元以上,更重的是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芦笋食用安全性。
谢付良 张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