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慈溪市杭州湾文表农副产品服务部位于马潭路村的收购点将当天收购的近200箱葡萄装上货车,运往上海。收购点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们收购的葡萄正日趋减少,马上进入尾声,比去年提前了近10天。
渐渐清闲下来的还有马潭路村阿立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金立申。7月葡萄采摘旺季时,金立申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已经穿梭在合作社1000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组织员工采摘葡萄,并进行过秤、验收,一直要忙到中午时分。“最忙的时候每天有40吨左右的葡萄运往上海、北京等地。”金立申说,现在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虽然采摘期缩短了,产量也有所减少,但并不影响农民收入。慈溪市庵东镇农办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今年葡萄平均亩产为1500多公斤,没有去年高,“主要是怕台风来袭,因此加大了疏果力度,促进葡萄加快成熟避开台风”。杭州湾文表农副产品服务部负责人应朝辉告诉笔者,去年,葡萄每公斤的收购价最高为8元,台风过后价格最便宜的时候为每公斤5元,今年最贵的时候卖到了每公斤11元,平均价格要比去年高3至4元;亩产值最高能达到1.8万元,平均也有1.5万元,而去年平均亩产值只有1.2万元。
近年来,葡萄种植效益良好,慈溪市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今年更是突破了万亩大关,产值突破亿元。为了打响“盐地葡萄”品牌,庵东镇通过鼓励农场和合作社举办葡萄采摘仪式、发展葡萄种植基地、建设葡萄采摘观光园等形式,大力推介,拓宽销路,吸引各地客商前来采购。“现在都不用我们跑出去找客户,都是客户慕名前来采购‘盐地葡萄’。”应朝辉告诉笔者,因为品质佳、卖相好,今年“盐地葡萄”一直供不应求。
黄超威 应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