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包工头变身农庄主

想让当地人都尝尝本土产的热带水果

  “这批火龙果已经是第四茬了!这个月底就可以上市。”近日,在曹娥江畔,上虞市志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单志明喜滋滋地告诉笔者,“我种植的火龙果从7月中旬开始挂果,一共能挂果10多茬,预计11月底落市。”
  现年47岁的单志明,家住上虞市道墟镇称海村,在建筑业已经摸排滚打了20多个春秋。前年底,单志明承包了称海村60亩江滩地,从建筑包工头摇身一变成为农庄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在果园建设方面施展一番手脚。
想法:走别人未曾走的路
  种些啥?在单志明的承包田周边,种的大多是上虞的当家品种葡萄和猕猴桃。“我觉得,我不能盲目跟风,我要种别人没有种过的水果。”单志明开始关注电视等媒体上的种植信息。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金华一农民引种台湾火龙果喜获丰收,就有了种植火龙果的冲动。他和妻子一起,专门赶到金华看个究竟。后又坐飞机到广东,专程考察火龙果的种植情况。他还从电脑上下载了大量火龙果种植技术,学习研究。
  去年4月,土壤的测试数据出来了,他承包的土地完全能够种植火龙果。单志明投资160万元,建起30亩连体大棚,从台湾引进了红心火龙果等4个品种,吃起了“螃蟹”。
困难: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在单志明的火龙果基地,笔者发现,一只只大小不一的火龙果挂在1人左右高的“仙人掌”上。单志明解释,其实,这不是“仙人掌”,只是“仙人掌科”的火龙果树。
  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火龙果是热带水果,在地处亚热带的上虞能克服“水土不服”吗?“其实,曹娥江畔的土壤适合种植火龙果,只要掌握火龙果怕冷和喜恒温这一特点,上虞照样能够种出火龙果。”单志明自豪地说。
  火龙果对温度很敏感,特别怕冷。去年冬天,围绕火龙果如何过冬,成了单志明需要克服的头号难题。除了三层连体大棚控温外,单志明还购买了100只保温灯安装在大棚内。单志明告诉笔者,“经过去年这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只有一只品种出现冻死现象。”
  相比于冬天的寒冷,今年不期而至的持续高温,同样对火龙果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发现,现在有的火龙果叶子开始泛黄。单志明说,火龙果也怕热,过热会要了它们的命。为了对付高温,他专门增加了遮阳膜,每天滴灌浇水,虽然有些黄叶,但总体还是逃过了高温这一劫。
特色:生态水果走红市场
  除了控制温度,单志明还在打造绿色生态火龙果基地上下夫功,他不仅用人工拔草,而且施的是羊粪等有机肥,不喷施农药。
  曹娥江畔种出来的火龙果味道怎样?单志明切开一只红心火龙果叫大伙品尝,大家都说不仅水分足,而且味道甜。“我的火龙果基地,3只品种是红心的,1只是白心的,红白搭配是为了授粉需要。”单志明透露,目前许多市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每公斤售价高达60元仍供不应求。游客除了采摘火龙果,还饶有兴趣地拍照留念。
  目前,单志明还给火龙果注册了“美多康”商标。单志明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的火龙果走进千家万户,让江南的人们能够品尝到本土生产的热带水果。
范文忠 阮柯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