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高温天如何确保饮食安全

  虽然说已过立秋,但烈日仍然当头。如此高温闷热的天气,如果饮食上不加注意,很可能会“病从口入”,轻则腹泻拉肚子,重则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因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醒大家要注意饮食安全,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家庭饮食应如何保证安全?一、食材要新鲜。购买食材尽量到正规超市、农贸市场和食品店;蔬菜、豆制品当天采购当天使用,购买盒装豆腐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二、注意食品储藏方式。一般家庭都会将购买的食材放在冰箱中,需要注意的是,冰箱使用不当,会产生大量细菌,食物如受到致病菌污染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合理冷藏食物应做到:分区储存,冷藏箱上层放剩菜剩饭,中下层放蔬菜及其他,肉及水产品放入冷冻箱;密闭储存,剩菜剩饭宜放入保鲜盒或用PE材质保鲜膜覆盖;洁净后存放,一些食品原料应清洗、擦干后放入食品保鲜袋存放;定期清洁,给冰箱内壁消毒,每周至少消毒1次,可用消毒液按说明书配比擦拭冰箱内壁进行消毒。三、烹饪食物要烧熟。特别是冷冻食品,在没有充分解冻就烹制的情况下一定要烧熟煮透,食物的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以上。炒制食物要热锅冷油,可以有效减少油脂长时间过热产生有害物质。四、不宜直接食用冷菜冷饭。食物烹饪好后最好在2小时内食用,一旦超过2小时,应单独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方能保证安全。
  在外就餐又该如何确保饮食安全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醒大家,要理性安全消费,尽量到食品安全等级较高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在无证经营的路边小吃摊点用餐。尽量少食冷荤凉菜,不食腐败变质食品。打包的剩菜剩饭要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不隔餐为宜),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就诊记录、剩余食品、呕吐物等相关证据,以便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汪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