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圣威 文/摄
前两天,记者在杭州余杭区的新桥港看到,几名孩童在岸边嬉戏,家长拿着相机在拍照。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当地村民,恋上这里的好风景,拍照给孩子留念。村民关注、偏爱这道风景线,正是该区河道长效管理得当的一个佐证。
近年来,余杭区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河道长效管理体系,建立了河道长效保洁机制。现有专业保洁人员900多人,保洁队伍100多支,保洁船291条,全年区镇(街)两级安排保洁资金97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创新管理方法,推广市场化、专业化养护模式和综合养护管理。全区已基本实现市场化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落实保洁责任制,并对重要的已整治河道实行专业化养护管理,现在已对和睦港、新桥港等近60公里河道开展了综合养护管理,涉及绿化养护120万平方米,通过公开招投标落实专业养护单位,把河道保洁、两岸绿化养护以及河道设施养护一并进行综合管理。
通过专业的保洁队伍,创新的保洁模式,去年,该区共打捞各类漂浮物及清理各类垃圾9.9万立方米,对打捞上来的垃圾全都实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