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产业是衢州农业
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
来,为了保障柑橘销售,
衢州农业主管部门积极
扶持农业出口企业,全
面做好服务工作,及时
了解国际农产品贸易走
势,主动开拓国际市场,
让内销受阻的柑橘成为
出口商品的抢手货。
柯城区是“中国柑橘之
乡”,柑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往销售难的新闻经常见
诸报端,但近两年来,桔农们很少再为销售难发愁了,这都多
亏了柯城区农业局强化国外市场的对接与开拓,有力促进柑
橘出口和产业转型升级。据了解,柯城区柑橘种植面积16.5万
亩,2012年柑橘产季总产量27万吨,出口8.1万吨左右。
5月30日,柴家柑橘合作社的包装车间里空空如也,理事
长叶先明说:“5月中旬所有的柑橘都已经出口完了,我从现在
开始就放假了。”柴家柑橘合作社从2008年开始从销售胡柚
转为销售椪柑,2009年涉足椪柑出口。短短4年时间,叶先明
已经从第一年的3000吨出口量发展到了3万吨,其中自营出
口从20万美元增长到590万美元。
柑橘的出口量增长同时也带动了销售价。据柯城区农业局
经济特产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柑橘本地销售价为2.10元/公斤,
出口最高价格为5.7元/公斤。柯城区农业局副局长方培林表
示,出口量的明显增长对国内柑橘市场的价格拉动明显,本地柑
橘销售价平均被拉高0.4元/公斤,农民增收1个亿。
去年6月,印度尼西亚颁布新规,对输往印尼的新鲜水果
实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认证,未获得认证的水果不允许从雅
加达口岸入境。印尼是衢州市柑橘出口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市
场”,而衢州出口到印尼的柑橘主要是从雅加达口岸通关。在
这样的背景下,衢州柑橘出口仍呈现大幅增长,这要归功于品
质的提升。近年来,通过“三疏一改”等品质提升工程,衢州柑橘
品质进一步提高,“衢州椪柑”品牌效应明显,柑橘果园管理体
系规范,农残药残控制水平国内领先。2012年全区注册登记出
境果园39个,面积达6.8万亩,注册登记水果包装厂14家。4
家合作社的10615亩柑橘基地通过了GAP认证。衢州柑橘清
香脆口、酸甜适度、耐储存且易手剥。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与国外市场对接,打出品牌,柯城区
连续5年每年组织合作社前往满洲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等地参加展销会。经过各方努力,柑橘出口从传统的印
尼、俄罗斯两个主要出口国家扩大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
拉、泰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合作社每年都会去印尼参加
展销会。”叶先明说,“这几年已经打出品牌,越来越多的外商开始直接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各部门通力合作,柯城柑橘出口基地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衢州椪柑”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成为展现衢州柑橘品牌的一个最好载体与窗口。农业、质监、工商、旅游等部门也各司其职,积极参与“衢州椪柑”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台了“柑橘出口绿色通道”、减免检测费用等政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