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金华结“亲家”

接地气强服务 进村入户送科技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文/摄
  本报讯 6月27-28日,由省人力社保厅和省农业厅共同组织的专家支农扶农服务团来到金华,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来自省农业厅粮食、蔬菜、水果、食用菌、植保、畜牧、种子等方面的12位省“151人才工程”专家和农业厅首席专家,与当地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对接帮扶,进村入户解决生产难题,传授新技术,推广新品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对接帮扶活动中,12位专家分别与当地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创业大学生等结成了“亲家”。为了解“亲家”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问诊把脉”。“晚稻机插不会齐穗,怎么办?”金华市琅新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申志义得知能和省里的专家“结亲”后十分兴奋,在对接座谈会上急切地向专家们请教。省农业厅粮食首席专家孙健从晚稻品种选择、育秧技术、播种时期、施肥控制等方面作了详细解答。在金华周太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生产基地,总经理周来生对蔬菜地连作后出现的病虫害一直束手无策:“这些蔬菜地今年种了,明年就不能连作,有好的解决办法吗?”蔬菜专家赵建阳、杨新琴在实地调查后告诉他,可采取水旱轮作、嫁接育苗等措施来解决蔬菜地连作难问题。据了解,结对后,专家们将与帮扶对象建立长效机制,长期提供技术服务。
  据省人力社保厅有关人员介绍,农村基层对人才有很大需求,组织专家到基层开展技术咨询、科技推广、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服务活动,有利于促进基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基层人才建设等。同时,专家在服务中也能找准研究定位,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
  从去年开始,国家人社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将利用5年时间,组织3万名专家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此次专家支农扶农团金华行,是今年我省落实该行动计划的十项活动之一,也是实施农业现代化8810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